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写作杂文 >

    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再品《梁家河》

    2018-09-07 15:49 [写作杂文]  来源于:兴凯湖电业局    作者:郑德炳 荆延春
    导读:《梁家河》书不厚,一共才165页。可是捧起阅读的时候,每一页所散发的那种情愫和浓情,就像黄土地上高亢的信天游和延安安塞腰鼓那尘土中铿锵的步伐,时时刻刻震撼着我的心灵,让人感怀、思考和感动。 1969年,我还没出生。可是一个15岁的懵懂少年就已经携带
           《梁家河》书不厚,一共才165页。可是捧起阅读的时候,每一页所散发的那种情愫和浓情,就像黄土地上高亢的信天游和延安安塞腰鼓那尘土中铿锵的步伐,时时刻刻震撼着我的心灵,让人感怀、思考和感动。
           1969年,我还没出生。可是一个15岁的懵懂少年就已经携带了一大包书,心揣着无尽的梦想,踏上了西行的列车,辗转来到了延安的一个小山村——梁家河村。这一来就是七个寒来暑往。多年后,当他回想山村生活的时候,他没有抱怨生活的艰苦和命运的不公,更没有羞愧于时光的流逝,而是深情的说到:“我人生第一步做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小山沟里有“大学问”,“大学问”里蕴含大精神——梁家河精神。可能只有伟人才有这样的胸怀和非凡的感念吧。他就是习近平。
           看看生活对这个青年的磨砺。对于梁家河的乡亲们来说,他们记忆中的那个叫习近平的后生,总是在忙里偷闲的看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也是拿着书看。那个年代,农村还没有通上电,习近平就常常点着煤油灯看书到深夜。没有灯烟大,为凑近光亮看书,习近平的脸都被熏黑了,有时候火燎着了头发还不知道。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也是黑的。他和村里的伙伴们都是好兄弟。岁月虽逝,他却依然可以叫出当年伙伴们的小名,太平家的婆姨他也叫得出,这是多么亲亲的黄土情啊!
           正是在这浓浓的乡情中,从十五岁到二十二岁,习近平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知青岁月,劳动肯定是最主要的,就是在劳动中,习近平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高强度的劳动,高干家庭出身的习近平却不以为苦,反而认为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农历二三月,他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现在社员还记着他那时的劳动情景——他是真干啊!穿一件蓝色的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有一点书生架子。老乡们对干活不惜力的习近平竖起大拇指:“好后生”。习近平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这一切磨练了他一生铁一般的意志。他说:后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苦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知青岁月练就了习近平的处事哲理,无事不成,处事不惊,克难而进。习总书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每一个中国人要坚持学习,严于修身,埋头苦干,攻坚克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今的梁家河,光景过好了,平时吃的是白馍、大米,肉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整洁的农家小院、新修的石头窑洞、灰瓦盖顶的平房,柏油铺成的村道……梁家河,从一个陕北普普通通的偏远贫困村,发展成为人均收入过万的致富村,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从四十年前梁家河的领路人,到当代中国的领路人,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永远的黄土地的儿子,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与梁家河的乡亲们一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本网通讯员:郑德炳 荆延春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