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写作杂文 >

    我看“诗词大会”

    2017-03-10 17:34 [写作杂文]  来源于:大唐华银耒阳分公司    作者:虢应章
    导读: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学热在全国各地不断升温,也引起一些人的质疑乃至批评。下自民间,上至学界以及政府,不同的社会领域和阶层在国学中寻求什么?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所说:夫国学者,国家所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学热”在全国各地不断升温,也引起一些人的质疑乃至批评。下自民间,上至学界以及政府,不同的社会领域和阶层在国学中寻求什么?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所说:“夫国学者,国家所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立者也。”由此可见,“国学”这一概念的产生,与中华民族的兴亡有关,是民族文化危机的产物,其核心则是强调中华文化传统存在的重要性。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学热潮先由高校慢慢向中小学辐射,中央电视台也连续举办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百家讲坛”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与“中国成语大会”等等,它引导国人了解国学,使大家知道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个优秀文化的核心,就是建立一个好的社会,追求幸福生活的和谐,包括幸福的物质生活与幸福的精神生活。它是我们的理想,也是追求正直高雅的动力,我认为国学要复兴,首先从教育开始。大家都应该认识到,文化教育、人品教育是当代中国最需要的东西,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石。最近,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被各种媒体熏染得分外妖娆,夺得好评如潮,大有以此掀起全民热爱古典诗词之声势,显而易见它有满满的正能量。节目包装豪华无比,风景这边独好。
     
      当然,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它的传统文化行头似乎“太合体”,一昧大肆行其娱乐之道。用郦波的话说“我们要做的,是让娱乐高级起来,有回味、有内涵、有价值。”
     
      我个人认为不过是一届背诗比赛,不是说古诗会背是什么坏事,但背诵只是机械的,理解才是可以烙进头脑中无法忘却的,创作才是学以致用的关键!观其结果,场面空前火爆,可谓万人空巷。勾起了沉迷于这个现实社会的许多曾经有过诗词梦的国人的浪漫情怀,激发了广大群众的观赏欲,自然也赚得很高的收视率。
     
      本次诗词大会的评委是: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北京大学蒙曼教授、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这些评委老师他们的头衔可谓多也,传统文化、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史、中国古代女性史、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记》、古代诗词散文、李白、唐宋文学等等各种研究专家。他们共同点在他们都是百家讲坛的常客,口吐莲花引经据典俨然就是国学大师。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大小著作中没有一部个人诗词集,最多写过唐诗宋词注析。治大国者如烹小鲜,道理相同?诗以言志,是修身诚志,陶冶情操,学诗的功夫都在诗外。诗词的主题,可以是国计民生,风花雪月,时令节气。诗词是工具,不是拿来背的,是拿来用的。它是星星之火可以点燃灵魂;它是中流砥柱,鼓励我们对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人们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则需要熟练掌握创作技巧,并遵循韵律要求,用凝炼的语言、缜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古典诗词是国学里的璀璨明珠,作诗词肯定离不开国学底蕴,但研究古典文学能作好诗词吗?作为一个古典文学爱好者,本人透过其外表的奢华,看到它的本质后,対诗词大会能获得如此成功又觉得不可理喻。请看我下面进行的判析。
     
      纵观选手的情况,他们因为不是规则制定者,只能自己去适应赛制。本次比赛专业性差,方式简单,题型主要靠她们対古典诗词的储备,如根据九宫格判别前人诗句、填字题、对句题、选择题、包括飞花令都是靠死记硬背,其中在沙画环节,找出相应诗句,稍微可以看到个人理解上的东西。题目的跨度横贯整个中国历史,从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缔造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诗词,可谓包罗万象。看似很犀利,很过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最终夺取冠军的武亦姝,她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冷静沉着,作为一个记忆达人让人不得不佩服,天下皆谓其腹有诗书气自华。某不敢恭维,背书就能称才女?
     
      那些评委们显然不是谙熟诗词创作的诗人。那么他们以自己声望、修养,应该足够充任评委了吧。诚然,作为一个娱乐节目,邀请他们的目的在于做好引导、给予评定、对优美的诗词进行赏析,而这些工作并不难。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比赛,他们对国学知识理解的偏差,好多不明就里的观众看到他们口若悬河,佩服得不得了。他们所说一定是对的?否!
     
      我看他们并非全对,有些甚至是误导观众。如郦波说于谦家祭祀不是祭拜自己家的祖宗而是祭拜文天祥,这就有点乱说了,真实情况是于谦少年时即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悬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把他当为偶像而已。还有说到燕然勒石这个成语时郦先生把汉朝対匈奴作战时,只生成了燕然勒石和封狼居胥两个成语,那还要得陇望蜀、汗马功劳、衣锦还乡、轻于鸿毛,重于泰山、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等呢?
     
      康震拽文抢话就更多,不恰当不正确的地方也就更多。如说纳兰性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个说法本出自于白居易《长恨歌》里描述唐玄宗対杨贵妃的宠爱,原句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用在一个文武双全的英俊少年身上确实不伦不类。対红军长征的那些数据也有很大的错误,他好似很有把握的说红军长征经历三百六十多天。其实在历史意义上,他把时间缩短了整整一半,正确的应该是两年。接下来対柳永的点评也不够准确,误导大家,把他说成是一个整天沉溺于花街柳巷的浪荡子。真实的他才华横溢,皇帝却嫌他的词太过华丽,而不录取他,乃大笔卿点他“御命填词”。在四次科举三十年不第的情况下作品有些卑俗,他写的词是真感情流露,但不全是写与自己有染的女人,而是为广大平民妇女代言,说出她们的内心世界,而且柳永大胆使用通俗的语言,甚至民间俚语,开拓性的打破“词”这一文学载体为达官贵族文人专有的格局,使词走向大众化、平民化,从而让它得到新的发展机会焕发出更加美丽的光辉。特别是他做官后非常卖力,能抚民清净,深得百姓爱戴,因为政有声,被称为“名宦”,他为官清正不贪不贿,也使得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亲人无钱安葬。歌伎们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凑钱替其安葬,且年年清明祭拜,被传为佳话。不被看好的蒙曼教授倒还是肚子里真有诗书,她引用的诗词《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里有句这么写的:“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大家要知道参星和辰星,分别在西方和东方,此起彼落,出没永不在同一时间段。康老爷抢话倒是积极,可知识量也太浅薄了,被蒙女士一句话误导:“白天看见星星了。”就带沟里去了,在不理解诗词本意的情况下强词夺理,又是启明星,又是极昼,有些用语实在看不出他是个睿智的教授,犹如山坡放羊的信天游歌手。
     
      他们的工作大多从事古典文学及历史文化研究及教学。现在大多数学校在国学教育方面非常薄弱,其原因也就不难知道是为什么了,看看老师们撇脚的评语可见一斑。另外,他们对于创作也显得极度外行。郦波教授自己说是即兴创作了两首首集句(集句就是截取前人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按照严格的格律规则拼集而成一首诗),这种方式对作者要求非常高。集句,不能失去了上下文的连贯,需要巧妙的安排,赋予老诗新意,能够巧妙的把诗词的意境烘托出来。那么我们来找找他的不严谨之处吧。
     
      看其作品:其一,毛泽东诗词集句:莫从子厚返文王,风物长宜放眼量。踏遍青山人未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莫从子厚返文王是毛主席批评郭沫若要他学习柳宗元能够正确看待历史,不要不尊重秦始皇的功绩而倒退几百年回头追捧西周的封建制度。风物长宜放眼量是対柳亚子先生说的,说他要有有远大的理想,应该把眼界放开一点,向远处、大处看,从整体利益着眼。踏遍青山人未老,是毛主席在在准备长征时面对革命严峻的形式,保持高度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人间道路是沧桑说的是革命的道路是艰难曲折。
     
      我觉得第一四句基本表示要尊重客观事实以科学的发展观看待过去和将来,不可由先进返回落后。第二句的意思跟第三句雷同,都是说在窘境的情况下宜展开胸怀,乐观的对待客观事物的发展。他把这几句集在一起恕某才疏学浅难以理解郦教授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
     
      其二,苏轼诗句集句: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长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苏东坡高度总结他自己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照水红蕖细细香是描述娇艳欲滴的红色荷花倒映在水中,散发出点点清香。长恨此身非吾有即苏轼感叹经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而屡屡不能超脱。此心安处是吾乡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第一三四句皆是表达作者对自己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不得已而为之。集句,每句诗需要构成灵活的承接关联性。郦大师所集的,生搬硬套,尤其不堪的是第二句照水芙蕖细细香,照水芙蕖应是鲜艳夺目的荷花,又怎么跟上句的清欢相承接?意境完全冲突。好比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如此砖家实在是斯文扫地。
     
      另外就格律而言更是漏洞百出。首先看他的用韵。首句的韵脚欢(十四寒),跟后面韵脚的香、乡(七阳)不是压在同一韵部上。 王力教授在《汉语诗律学》中说:"近体诗用韵甚严,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通韵。就算你是借韵使用邻韵而变体为孤雁出群格,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邻韵,七阳的邻韵是三江。平仄也有出。按照七绝平起首句入韵的标准格式,三句的长恨此身非吾有的吾平仄出也,这本是是苏轼的原作《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可笑的是坡仙原文是长恨此身非我有。苏轼的平仄没错,而我们的郦教授聪明反被聪明误,不遵集句的原则,擅自更改前人名作,其结果还使得格律错误,真是贻笑大方。这首诗一共四句三个韵脚,第一句的欢字没押韵。而押韵的两个字,一个字是香,一个字是乡,他把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产生了连韵现象,古人把这也叫合音。连韵对诗句的韵律是有伤害的,在七绝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诗人在创作七绝的时候也是比较注意的。两个读音一摸一样,毫无变化,何其死板!
     
      还有郦波遣词造句不够凝炼,其所集一首七绝,总共二十八个字,除了叠词细细之外,又出现了两个有、是、吾、此字。试问有哪个诗人这样? 要知道诗词是一门非常讲究的艺术,岂有二十八字中有十个重字。
     
      康震教授意气凌云的创作了一首七绝: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竟芳菲。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
     
      在华丽的央视舞台,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康震,有潘安之貌而无宋玉之才,如同以《三都赋》直使洛阳纸贵的左思之为。左才子长得丑,却效仿潘岳,驾豪车出游,结果招来妇人们向他车上吐唾沫丢臭鸡蛋,把左思搞得狼狈逃窜。可康教授的错误实在是多,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真相而已。就康老爷此作彻底暴露了他诗词创作水平的极度低劣。反观他在台上行止得当,也不会是因为时间仓促,紧张所致吧。
     
      这首绝句平仄不恰,粘对不遵,语句豪迈,诗味全无,乃现如今臭名昭著的老干体不无二至,还不如来首信天游更贴近生活,连诗词初级水平都达不到。他在台上侃侃而谈,国学大师乎?要复兴传统文化,这些所谓的砖家实难当大任,他们上娱乐节目就是来娱乐大众吗?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遭到众多质疑后,郦波率先做出了回应,承认了一部分错误后,也做了狡辩,他说什么自己是在两分钟内做的集句,时间仓促云云,还说是因为没有遵守《平水韵》而遭到了保守派的攻击。大家看他集句里的问题,是诗词的基础常识问题,还是没有遵守《平水韵》的问题,即使使用新韵,韵脚的欢压八寒香、乡压十唐,同样不是邻韵。他还猪八戒吃西瓜,倒打一耙,貌似高雅的引用《庄子•逍遥游》,将对他提出质疑的观众比喻为蜩与学鸠,将自己比为鲲鹏,说燕雀不知鸿鹄之志。哈哈,我都觉得他太不知道自丑了,就是我等初学诗词者,好似也不是如此拙劣。
     
      我们初学者,亦崇尚古典文学之高雅浪漫,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屡屡撞得头破血流,但我们在受伤后,还会每每安慰自己。“不是我们不行,只是鬼子太厉害,算了吧!”看着某些砖家们的表现,很大一部分人对他们又是一通崇拜,也不去探究根源,我为他们感到悲哀!我自己只感到一阵阵的无助与彷徨,找出他们的漏洞不是什么难事,但能够改变什么吗?我想,得到的回答依旧是不可能!就像孔雀开屏,大家从前面看它时,那么华丽!但你要大家绕到它后面去看它光溜溜的屁股是多么丑陋,大多数人可能宁愿看它五彩斑斓的正面形象,而不愿多此一举!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