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厦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策略探析
摘 要:根据物流产业集群和供应链概念,分析厦门海陆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四大物流园区、制造商贸产业集群物流需求等物流产业供求实际状况,探讨物流需求增长放缓、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配套、物流园区竞争优势不突出等供求匹配不协调问题,从供应链角度提出加强物流业与生产制造及商贸流通业联动发展,深化区域物流合作提升需求层次水平,加快推进物流园区转型升级物流产业集群,构建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具体发展策略。
关键词:物流产业集群;供应链;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cluster and supply chain, the paper analyzed Xiamen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logistics park development actual situation, logistics demand status of manufacturing and trade industry cluster, and it also analyzed logistics demand growth slowed,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coordination problem,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logistics park is not prominent, put forward to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linkag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with the manufacturing and commercial industry, deepening regional cooperation to enhance the logistics demand level, accelerating the upgrading of logistics park to logistics industry cluste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hipping service system to cultivate high-level shipping service.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ial cluster; supply chain; development strategy
福建厦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作为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提速,现代物流业成为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海丝”战略支点城市的重要“引擎”。厦门物流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51.9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12.16亿元(占GDP比重9.01%),2015年物流产业总收入达935亿元,物流产业与城市经济形成了良好互动发展[1]。厦门“十三五”规划将现代物流业与机械、电子产业一起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力争到2020年物流业收入突破2 000亿元,建成厦门国际航运中心、东南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目标,推动厦门物流产业加速发展,因此分析探讨厦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策略至关重要。
1 物流产业集群概念
产业群集是指同一产业与相关或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基于地缘关系和产业技术链、价值链、供应链等关系而在地理位置上高度集中的特定产业群落,是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地域内发展并形成既竞争又合作并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2]。
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物流产业(包括仓储业、运输业、装卸搬运业、流通加工业、包装业、配送业、物流信息服务业等)为主导的一群相关企事业单位,依托各种交通运输枢纽设施、科研院所及相关管理部门,以其所服务的制造业、流通业等联系密切的企业为重要组成部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进而产生效益的一种经济群落[3]。
2 厦门物流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2.1 厦门物流产业现状
2009年3月,在国家颁布的全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厦门被列为重点发展的九大物流区域之一,即东南沿海物流发展区域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全国性21个一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2009年5月,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确立厦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物流业交流合作发展的重要中心城市;2010年3月厦门成为国家首批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2010年底国家商务部确定厦门为对台食品物流示范城市之一。当前,在国家物流产业有关规划和政策中,对厦门的定位是国际航运中心、东南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和海西经济区唯一国家一级物流节点城市,在国家物流产业发展格局中明显占有突出地位、肩负重要责任。
2.1.1 厦门物流产业需求旺盛。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5%以上增长,截止2015年底,《财富》全球500强企业已有75家在厦门投资兴办企业。厦门的火炬翔安高科技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和轻工食品工业园区等园区的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增强,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 030.81亿元,电子、机械两大支柱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 368.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168.42亿元。厦门已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2015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32.91亿美元,其中对台进出口贸易总值65.85亿美元,物流服务被广泛采用,物流需求增长迅速[1]。 2.1.2 陆海空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厦门已建成以海、空港为枢纽,铁路、公路、海运和空运相互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截至2015年底,厦门港拥有生产性泊位159个(含漳州),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71个,集装箱航线167条,其中远洋航线44条、近洋航线42条、港台航线13条、内支线24条、内贸线44条,周航班254班,航线遍布世界各地。2015年厦门港口货物吞吐量2.1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18.28万标箱。厦门空港现开通运营城市航线201条,在厦门机场通航运营的外国(地区)航空公司19家,与28个国际城市(含港、澳、台北、高雄)通航。2015年空港旅客吞吐量2 181.42万人次,空港货邮吞吐量31.06万吨,旅客运输量0.87亿人次,旅客周转量371.03亿人公里,货物运输量2.68亿吨,货物周转量1 489.91亿吨公里,物流业(仅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6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4%[1]。
2.1.3 四大物流园区初步成型。利用较为完备的海陆空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厦门规划建成本岛(现代)物流园区、海沧物流园区、杏林物流园区、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四大物流园区。
厦门本岛(现代)物流园区包括象屿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区、厦门港海天与象屿码头作业区四大功能区,是厦门本岛唯一综合性物流园区;园区重点发展以保税物流、国际物流和对台物流为特征的口岸航运物流;以海、空港为龙头,着力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分拨等业务。
海沧物流园区包括保税港区和非保物流园区。保税港区一期已于2010年年底正式封关运作。目前主要集中发展国际集装箱物流和再生资源、能源化工和石材物流等业务。
杏林物流园区以前场铁路大型货场为核心,为厦门唯一陆路综合物流园区和厦门市乃至闽南直达中西部地区海铁联运的主要节点及对台贸易出海通道的重要节点。
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2009年9月正式封关运行。火炬翔安产业区内400多家企业就近就可享受出口及时退税、进口料件保税的优惠政策。该中心主要为先进制造业提供配套物流服务以及服务于区域物流、城市物流及对台贸易。
2.1.4 航运交易所与邮轮经济圈建设初启。厦门航交所自2012年6月正式挂牌运行以来,已具备了船舶交易、航运金融、港口服务、航运人才交流、大宗商品交易和运价指数交易六大功能,有18家各类航运相关企业入驻,各类航运要素聚集,“一站式”服务已经使其逐渐成为建设中的厦门东南航运中心的中枢神经。
在厦门着手打造的航运物流千亿产业链中,对台先行先试既是厦门港重要的历史使命,也是一大特色。海峡两岸最大的客滚运输船舶“中远之星”2013年7月开通运营不仅为两岸间的快件提供了一个更加经济实惠的通道,也为两岸间的跨境电商提供了重要的服务保障,为厦门成为两岸跨境电商物流中转站打下基础。
3 厦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3.1 厦门制造与商贸产业集群物流需求增长放缓
厦门立足闽南地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着力培育物流需求市场和拓展物流服务腹地,物流市场空间不断扩大。随着新型商业业态建设的推进和新型商业经营模式的导入,厦门已逐步成为闽南地区商业中心和旅游购物中心城市,城际配送市场已初具规模。但近年来由于欧美经济复苏乏力,台湾出现不利于两岸交流合作的负面政局变动,外贸出口下滑,影响制造与商贸产业集群物流需求增长放缓。
3.2 厦门海陆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配套
建设中的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厦门港现已形成以东渡港区、海沧港区、嵩屿港区、招银港区、刘五店为货运港区,和平码头作业区、东渡码头客运区和五通客滚作业区为客运中心,其他港区功能互补的港口布局,海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陆、空运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海陆联运以杏林前场铁路大型货场为核心,高崎铁路新货场和四大物流园区内汽车运输货场为辅助;空运仅高崎国际机场一个节点,受限于空运能力不足,海空与陆空联运规模效应不彰。
3.3 厦门物流园区整合竞争优势不突出
当物流园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了所有的现代物流职能,企业之间分工清晰合理、协同发展,存在相应的管理部门与研发组织,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时,物流园区才称得上是物流产业集群。因此物流产业集群的出现、发展经常伴生于其他工业、产业园区,而物流园区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常见的有效载体,但并不是所有的物流园区都是产业集群。厦门四大物流园区布局散、规模小,大量业务功能重合,相互合作有限、竞争激烈,难以发挥物流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
4 厦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4.1 加强物流业与生产制造业、商贸流通业联动发展
通过引导在工业集中区、产业集聚地和特色工业园附近设立物流集聚区及物流企业主动对接生产制造企业,为生产制造业更好地提供物流配套服务。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分离非主营的物流业务功能,积极采购社会化专业物流服务。
依托海、空港口岸优势和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等政策优势,建立能辐射周边地区、能为商贸流通业提供仓储、区域分拨和物流配送服务的城市及城际物流配送基地,重点支持专门从事为大型综合超市、连锁企业便利店、大型专业交易批发市场提供城市或城际物流配送业务的企业。
4.2 深化区域物流合作提升需求层次水平
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作为闽南五市和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合作中心城市,加快晋江、龙岩、三明、吉安等陆地港建设及经营,推动潮州港三百门新港区合作项目,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物流合作,发展海铁多式联运和区域口岸合作,打造共同出海物流通道,进一步增强厦门对周边城市及腹地物流的双向辐射功能,深化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层次。
拓宽对港澳物流合作通道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台物流合作,打造大陆对台物流桥头堡。加快“大陆对台贸易中心”大嶝对台小额商品市场建设,利用台湾亚太转运中心以及“六海一空”自由经济示范区优势,吸引全国往来两岸甚至欧美的快件货物以厦门为口岸、通过台湾中转,打造立足两岸、链动全球的跨境电商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着力与航商、跨国公司合作,开辟海、空港航线及在厦门设立基地,做强海铁联运、海空联运国际通道,支撑厦门形成东南国际快件及跨境电商货物集散转运中心,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支持企业赴海外建设跨境电商海外仓及相关配送体系。
4.3 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升级物流产业集群
加快推进“四大”物流产业集聚区(本岛象屿现代物流园区、海沧物流园区、杏林物流园区、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及前场铁路大型货场及航空港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完善相关服务功能,发挥基础设施平台规模集聚和项目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将厦门建成海西经济区航运物流中心,实现现代物流业从厦门产业支撑到支柱产业的跨越式转变。减少物流产业集聚点,深化物流园区功能整合,尽快升级为物流产业集群。
4.4 构建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
4.4.1 打造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发挥海峡两岸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整合两岸旅游资源,打造“海峡邮轮”精品航线,构建海峡邮轮经济圈。以包租及引进邮轮公司等多种方式拓展航线,吸引“飞机+邮轮”模式的包船业务。另一方面,逐步引导国际邮轮公司在厦设立区域总部,常态化运营以厦门为母港的邮轮航线。
4.4.2 加快航运要素集聚。集聚和发展航运交易、航运金融、海事仲裁、航运咨询、航运经纪等高端航运要素,争取促进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出台吸引航运要素进入厦门航运交易所平台交易的财政奖励措施和发展船舶交易市场的政策,推动厦门航运交易所与上海航运交易所合作,共同发布海峡航运指数,加快构建功能较为齐全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5 结束语
基于供应链视角,厦门制造商贸产业集群快速增长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大量需求和重要机遇,加强海陆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物流园区功能整合为区域及国际物流合作服务,打造海峡邮轮精品航线、航运交易所等高端航运物流服务业品牌,形成厦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厦门市统计局调查队. 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2016-03-22.
[2] 刘伯超. 常州地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 物流技术,2013(5):254-257.
[3] 汤国生. 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的集聚机理[J]. 中国流通经济,2014(4):65-69.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