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行业论文 > 环境论文 >

    城市中的光污染及防护措施

    2016-06-14 23:37 [环境论文]  来源于: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导读:【摘 要】近年来,光污染这一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些媒体上。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二是要避免眩光,以利于消除眼睛疲劳,保护视力。 【关键词】光污染 眩光 彩光污染 近年来,光污染这一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
      【摘 要】近年来,“光污染”这一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些媒体上。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二是要避免眩光,以利于消除眼睛疲劳,保护视力。 
      【关键词】光污染 眩光 彩光污染 
      近年来,“光污染”这一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些媒体上。一些非自然的光刺激,给人体带来不适或损伤,即称为“光污染”。我们通常所说的光指的是波长在400nm-760nm的可见光,小于400nm的称为紫外光,大于760nm的称为红外光。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 
      当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建筑物的玻璃和磨光大理石墙面,以及各种涂料装饰反射明亮、眩目的光线,即形成白亮污染。长时间在白色光亮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大增。 
      入夜,华灯溢彩,霓虹闪烁的夜景使城市上空不见了星辰。这样的“不夜城”,称为人工白昼污染。它破坏了鸟类的正常休息,还可能影响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同时,也扰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使人难以入睡,并导致神经衰弱的多发。 
      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较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等疾病,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出现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 
      除了上述三种光污染,人们也越来越注意到学生学习环境中的“光污染”。光亮的白色粉墙和洁白的纸张对光的反射率比草地、树木或毛面装饰物高十倍左右。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的发挥会受到抑制,引起视疲劳和视力下降。目前人们对光污染的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提出了“生态颜色”的概念。近年来北京的一些建筑物就很少有鲜艳刺目的颜色。 
      对于光污染,应该如何防护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建筑物内配置不同颜色的光源。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色块刺激实验,发现不同颜色光频率对眼疲劳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针对这一原理,美国等一些国家的部分图书采用了黄底色纸张印刷,确实比白色要舒服一些。而在德国,室内装修墙壁粉刷时,人们已开始理性地使用一些浅色,主要是米黄色、浅蓝等,来代替刺眼的白色。 
      第二,建筑物装修要服从都市环境保护要求,尽量不用玻璃大理石、铝合金等材料,涂料也要选择反射系数低的。欧美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限制在建筑物外部装修使用玻璃幕墙,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明文限制使用釉面砖和马赛克装饰外墙。而在我国,许多城市仍将玻璃幕墙等作为一种时髦装饰大量使用,导致城市的光污染源大量增加,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第三,室内装修要合理布置灯光。这不单指亮度、位置、角度的合理性,还包括颜色格调、光源类型、配光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具体来讲,一是要注意色彩的协调;二是要避免眩光,以利于消除眼睛疲劳,保护视力;三是要合理分布光源,顶棚光照要照亮;四是光线照射方向和强弱要合适, 避免直射人的眼睛。 
      第四,要注意个人保健。专家建议,个人如果不能避免长期处光污染的工作环境中, 应该定期去医院眼科作检查,以及时发现病情;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不要忽视,如出外郊游应戴上起保护作用的遮阳镜,青年人应尽量少去歌厅、舞厅等;要合理使用灯光, 注意调整亮度,不可滥用光源, 再扩大光的污染。 
      第五,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改善工厂照明条件等, 以减少光污染的来源。对有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的场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光污染虽未被列入环境防治范畴,但它的危害显而易见,并在日益加重并蔓延。因此,要注意控制光污染的源头,在新、改、扩建的企业,一定要在光的使用方面注意合理的设计、装饰,不可滥用光源;要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增加环保意识;在城市、公路旁不可乱用灯光;使用电脑要注意休息,与电脑屏幕要保持一定得距离;要进行适当的活动锻炼,必要时给予按摩;在家中装饰时注意, 要使用反射系数大的材料。 
      此外,企业、卫生、环保等部门,一定要对光的污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加强宣传力度,让职工意识到问题,不要再扩大光的污染,注意控制光污染的源头;要研究光的使用标准,特别是生活方面的标准;要教育人们科学地合理地使用灯光,注意调整亮度,最好用自然光。 
      光对环境的污染是实际存在的,但由于我国缺少相应的污染标准与立法,因而不能形成较完整的环境质量要求与防范措施。防治光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有关部门制订必要的法律和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只要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充分利用光的同时又不深受其害! 
      参考文献: 
      [1]仇珉,光污染与“生态颜色”,青少年科技博览,2004(11) 
      [2]古力,“光污染”成环境杀手,现代职业安全,2009(1) 
      [3]张式军,光污染――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城市问题,2004(6)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