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环境 > 节能减排 >

    江苏省张家港市:绿色减碳,实现建筑垃圾全周期管理

    2021-11-24 10:11 [节能减排]  来源于:中国江苏网    作者:车溢 潘学信
    导读:近年来,张家港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建筑垃圾领域减碳降碳,探索出一条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法治化监管的绿色发展路径,构建成一套建筑垃圾生产生活生态全周期管理体系。全市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近10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
    近年来,张家港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建筑垃圾领域减碳降碳,探索出一条“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法治化监管”的绿色发展路径,构建成一套建筑垃圾生产生活生态全周期管理体系。全市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近10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超90%,为该市打造全面综合、优质均衡的现代化文明典范城市强基筑底。
    积极探索减量化排放的最佳途径
    坚持把建筑垃圾减量化作为全周期管理的首要基础。发展绿色建筑。住建、财政部门修订《张家港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通过专项资金补助、以奖代补、贴息等方式,鼓励优先选用绿色建材,实行全装修交付,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有效减少工程建设过程建筑垃圾产生。推行绿色施工。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指导手册(试行)》要求,健全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制度,规范设置建筑垃圾分类(存放)场地,实施前端垃圾分类,鼓励建筑垃圾就地再利用,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规范绿色收运。城管、交警部门建立建筑工地、资质运输企业(车辆、驾驶员)动态目录库,督促加装GPS、密闭改造运输车辆,纳入信息平台统一监管;严格审批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许可证和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项目处置许可证,规范运输线路及垃圾去向,实施“两证”必查必督必检制度。
    严格遵循无害化处置的底线原则
    坚持把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置作为全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临时+集中”高标准建设。出台建筑垃圾消纳场所试行标准,在各区镇选点建成临时消纳(堆放)场所,规范实体围墙并设置探头,安排专人值守,落实安全监管,实现“一镇一中心”。构建市级建筑垃圾处置终端“1+2”格局,依托永钢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南丰镇建成投用金城永联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总投资2.57亿元,建筑垃圾设计处理能力140万吨/年;同步建成乐余镇处置厂,筹建保税区处置项目。“固定+移动”高效率处置。市级终端投运干粉砂浆、混凝土制砖和水稳三条建筑材料生产线,建筑垃圾通过分拣除杂、破碎筛分后作为原材料进入生产线,转换为干粉砂浆、透水砖、无机结合料等产品。综合考虑运输效益及处置便利度,在塘桥镇设置一套国际领先的移动破碎筛分设备,调取处置临近板块的存量建筑垃圾。“智能+环保”高质量应用。处置终端综合采用智能分拣、自动破碎等科技技术。其中“机器人手臂”能准确辨识并分拣出各规格材料,“机器车”在指定轨道内运送、转仓、入库原料;配套除尘抑尘、降噪防震、实时监测预警等安全环保装备(装置),实现建筑垃圾高效、智能、精细、清洁处置。
    坚决落实资源化利用的治本之策
    坚持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全周期管理的内生动力。政策扶持产品。出台《张家港市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试行)》,完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政策和再生产品认证标准体系,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列入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建立建筑垃圾产品联合招标制度,配套制定再生产品推广政策。产品孕育市场。以建筑垃圾为原材料,生产再生骨料、路基路面材料、干混砂浆、路面透水砖、砌块、市政工程构配件等绿色建材产品,实施建筑垃圾产品质量认证,列入新型墙体材料、绿色建材等产品目录,建立再生产品联合招标制度,加快构建门类齐、成规模的再生产品市场。市场创新应用。在市区梁丰路改造中,首次应用建筑垃圾、钢渣原料,建成苏州第一条钢渣透水沥青道路;在口袋公园、健身步道等市政工程中,探索再生产品铺装使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在居民小区、工业区(产业园)利用安全环保的混合尾料,建设3D打印垃圾房,助力生活垃圾分类,创新建筑垃圾等固废产品在生活领域的应用。
    有效发挥法治化监管的保障作用
    坚持把建筑垃圾法治化监管作为全周期管理的基础保障。执法监管,城管、交警、交通等部门持续深化全市建筑垃圾(毛垃圾)专项整治,通过工地普查、设卡抽查等方式,严格建筑垃圾内防偷倒、外防输入,联合查处多起大规模偷倒和跨境偷倒案件,并实施顶格行政处罚,通报重大涉违企业;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垃圾成分,对涉嫌违法的,移交相关部门侦处。行业自律,规范全市建筑业协会,培育业内龙头支柱企业,推广绿色环保技术,评选优质建筑工程,助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加强法律法规及政策宣教,定期开展建筑垃圾处置情况研判,协调解决企业运营难点、部门管理堵点,实现“亲”“清”共建的建筑业营商环境,打造筑虹之家品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社会监督。指导各板块、社区(村)在居民小区因地制宜设置建筑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归集点,设置分类提醒标识,建立垃圾收运“四不同”制度,公开投诉举报电话,调解拆房、装修等矛盾纠纷;市分类办、城管部门定期开展服务企业调查评估和民意测评,综合评价小区建筑装修垃圾等分类工作成效,督促企业规范收运、社区强化监管、板块落实责任。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