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排险“大会战”
“张所长,我厂3号发电机振动状况发生改变,情况紧急,请求技术支持。”
“别着急,马上安排技术人员到现场,你们做好保护动作之前停机的准备。”
3月31日8时17分,一通应急电话让大唐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汽机所副所长张文涛全身神经立马紧绷起来。长期对机组的动态跟踪加上多年的工作经验使他不敢掉以轻心,放下电话立即安排技术专责人员赶赴现场前去诊断,一场多方配合的排险“大会战”悄悄打响了。
![]()
“到底要不要停机?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张文涛一边积极与电厂沟通,一边了解机组状况。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险情面前,每一秒钟都显得如此漫长。
技术人员紧盯振动采集分析仪,蹲在发电机旁一动不动的张文涛眉头紧蹙。此前多方查阅的资料、文献,对于上万个原始振动数据、运行参数的层层分析,在他脑海中形成了一场风暴,仪表盘的细微变动时刻牵动着他焦灼的心。
紧张、焦虑、犹疑的气氛不断在现场弥漫。
12时26分,发电机励磁小轴轴振持续上涨,9号轴承回油管道振动超标,呈恶化趋势,现场人员手心都捏了一把汗。
“不能再等了,根据现在的情况,晚一秒停机,发生设备损坏的可能性就会增大。”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振动数据变化,敏感地分析到如果不及时停机,将可能造成汽轮机严重损坏,于是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张文涛。
“请电厂方面立即申请停机,技术人员做好现场连续监测,避免停机前出现意外。”张文涛斩钉截铁说道。
“好的,降负荷,准备停机,重点排查励发对轮是否存在裂纹缺陷。” 电厂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回复道。
22时18分,机组安全顺利停机,随后电厂人员对励发对轮进行着色检查,发现圆周裂纹且长度达60%圆周以上,证实了华中院技术人员判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避免了设备重大损坏事故的发生。
张文涛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作出这个判断他是“心里拧了一股绳”的。3月19日,该机组刚刚启动几天就出现9号轴振不断上涨的现象,连续运行机组安全风险很大,贸然停机又会对电厂造成经济损失,安全与效益的抉择是摆在张文涛面前的难题。为啃下这块儿“硬骨头”,从3月23日到3月31日,他们与电厂密切联系,保持高度技术敏感性,力求做到诊断准确,安全第一,效益最大。
“现在想想都后怕。”从接到应急服务电话到要求电厂停机检修,张文涛和技术人员在4个小时内就作出了快速准确的分析判断,为电厂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这离不开前期的大量工作以及对自身技术水平的自信。张文涛等人此次的技术支持及正确处置得到电厂人员的赞赏。
这场紧急排险“大会战”刚结束,来不及休整,他们又投入到下一场“攻坚战”中。
点评:在华中院,像张文涛一样的青年骨干还在不断涌现。他们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坚持“讲科学、讲技术、讲民主、讲规范”的严谨学风,贯彻“一流”要求,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敢于胜利,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唐人的责任担当。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