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发电厂:百年辽发 世纪征程
“山是长白尾,水是辽河源”,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的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在辽源市的东南郊,悠悠的东辽河畔,屹立着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电厂——大唐辽源发电厂。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018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大唐辽源发电厂迎来了百年华诞。100年风雨兼程,100年砥砺奋进,跨越世纪的岁月长河,见证了百年辽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创业和奋斗征程。
辽源发电厂全景图
百年辽发 历经沧桑
翻开厚重的历史书卷,回首斑驳的沧桑往事。辽源发电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8年。当时的辽源称为西安县,县保卫团团长以私人资本筹建西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22年完成第一台48千瓦发电机组的安装,并投产发电。1931年,发电总容量达到368千瓦。“九一八”事变后,西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意不景气,屈于外来侵略者的压力,被迫卖给西安煤矿公司,并委托奉天电灯厂代管。1932年至1936年,日本侵略者成立了“满洲电业株式会社”,将东北主要电力厂集中起来,收购了西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改称西安发电所。1937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者为加快对西安地区资源的掠夺,扩大了西安发电所的容量。到1945年,西安发电所装机总容量为3万千瓦,成为东北较大的发电所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一部解放西安。1946年5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次战略转移,撤离西安时命令西安发电所拉闸,西安发电所采取措施停止发电。
1946年6月,国民党政府接收部接管西安发电所,改为西安电力厂。同年8月下旬,西安电力厂工人自发组织工人秘密集会,发出罢工倡议,从运行三值班开始罢工。在国民党警卫队的刺刀威逼下,罢工只持续了4小时,但工人却大长了志气,播下了与敌人斗争的火种。
1948年初,西安发电厂成立党支部;4月对1号冷却水塔曾遭受到炮击的创伤进行大修补;5月,除灰方式由畜力和人力改为磨电车除灰;同年10月,西安发电厂划归东北电业管理总局西安电业管理局管辖。至此,西安发电厂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迈进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期。
辽源发电厂小指标竞赛
百年辽发 奋进图强
1952年6月3日,西安市改为辽源市,西安发电厂也随之更名为辽源发电厂。解放初期,饱受战争摧残的辽源发电厂面对设备缺陷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条件差等难题,全厂员工直面困难,毫不退缩,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己任,开始了前赴后继的创业之路。
1953年,国家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响应国家号召,完成生产任务,该厂经过管理层、技术骨干和一线员工三级联动,研究制定出“小指标”。即把煤耗率分解为锅炉效率和汽机汽耗率;把锅炉效率分解成锅炉汽温、汽压、排烟温度等;把汽机汽耗率分解成真空、凝汽器端差、给水温度等。“小指标”率先在锅炉、汽机分场成立试点,逐渐改变了员工过去“有劲不知往哪使,有汗不知往哪流”的状况,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目标上去,极大的改善了生产状况与经济指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后,该厂开始全面推广,按月下达指标,按日公布完成情况,按月考核评比和奖励,形成了全员、全方位的“小指标竞赛”。自从开展“小指标”竞赛后,该厂里又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热潮。而“小指标”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也催生了“小布衫不干”精神与“小半夜学习”劲头的涌现。
百年辽发 光耀四方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该厂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紧跟时代步伐,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1986年开始进行二期供热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1992年机组投产后,全厂装机总容量达5.4万千瓦,年供热能力达300万吉焦。向市区集中供热后,使全市停运取暖小锅炉170台,拆除大烟囱138座,拆除居民小烟囱数以万计,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保护了一方的碧水蓝天。
这一时期,该厂在蓬勃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业绩。六十年代被水电部命名为全国电力系统红旗单位“五好企业”;七十年代被吉林省政府和水电部命名为“大庆式企业”;八十年代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被吉林省政府授予“环保先进单位”“花园式工厂”和“绿化红旗单位”,被吉林省委授予“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九十年代荣获国家能源部“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和吉林省“吉化式企业”称号,辽源发电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和改革热潮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辽源发电厂30万千瓦机组投产
百年辽发 责任担当
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该厂坚持以“稳定老厂求生存、建设新厂求发展”为战略目标,开始了二次创业的征程。“九五”期间,该厂进行了异地扩建。1997年开工建设到2001年,建设完成两台单机容量10万千瓦机组高温高压双抽供热机组,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的供热能力,为保证地方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2年,电力系统改革,五大发电集团的成立带来了中国电力企业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该厂成为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旗下一员。在集团公司、吉林公司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该厂抓住国家“上大压小”政策的绝佳机会,踏上了三次创业的新征程。
2005年2月2日,集团公司下发文件批准正式开展扩建项目的前期工作。2006年1月20日,2台33万千瓦供热机组扩建工程立项。2007年8月20日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上大压小”电站项目。2008年6月10日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2009年2月28日,随着4号机组顺利投产发电,该厂在跨越两个寒冬的情况下仅用17个月零8天顺利完成了所有扩建任务,比集团公司下达的19个月工期提前了52天,创造了东北寒冷地区同类型机组建设工期最短纪录,成为了吉林省“上大压小”项目中,第一个率先核准、第一个率先投产的项目。新建2台33万千瓦机组实现了即投产、即稳定、即盈利的“三即”目标,使得企业规模等级跃上新台阶,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得到提高,经营持续实现正利润。同年,企业荣获集团公司“一流企业”“两型企业”和“文明单位”称号,更使全厂干部员工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新建的2台33万机组,承担着辽源市1000多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辽源厂始终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真履行对居民供热的社会责任,全力以赴保供热,提前做好热网设备的维护工作和冬季供热期间机组的稳定运行工作,实现了“零非停,零限热,零曝光”的目标,得到辽源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誉。
百年辽发 扬帆远航
近年来,受国家去产能政策及吉林省电力增长缓慢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该厂的生产经营形势愈加困顿,举步维艰。面对种种问题和考验,该厂始终坚持“价值思维,效益导向”核心理念,深化增收节支,创新发展思路,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场要潜力,从煤炭中“淘金”,在政策里“分红”,实现破冰前行。
企业先后完成锅炉低氮燃烧器、等离子点火、4号机组对外工业供气、3号机组超低排放等改造和煤场扩建等项目,相继开发了南部新城、博纳雅居等直供热项目,积极承揽对外检修项目工程。在提升机组稳定、环保能力的同时,拓展了企业经营发展途径,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开展人力资源优化、标准化创建、班组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改善了人员结构,推进了企业科学发展进程。充分发挥党建、企业文化和群团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各级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干劲竞相迸发,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百年辽发在新时期焕发出新风貌。
路漫漫其修远兮,站在百年交替的历史坐标点上,辽发人感慨万千,豪情满怀。前方,是通向未来的又一个百年之旅。脚下,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新征程。辽发人无惧前程遥远漫长,义无反顾奔向既定目标。百年辽发,风华正茂;未来辽发,扬帆远航。
(编辑:东北亚) |
-
2019年1月26日9:00至13:40,会泽供电局党委召开2018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