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峁矿业公司:劳模工匠坚守一线,诠释奋斗之美
五一假期,张家峁矿业公司的生产一线却依旧灯火通明、机器轰鸣。有这样一群奋斗者以坚守为笔、汗水为墨,在平凡的岗位上勾勒出最动人的劳动画卷。全国劳模宋立军以永不停歇的拼搏姿态冲锋在掘进一线,工匠大师李弘财用精湛技艺雕琢着每个设备细节,优秀科技工作者杨喜圆凭借创新智慧突破技术瓶颈…… 宋立军:安全生产的 “守护者”,敢啃硬骨头的攻坚先锋 宋立军作为掘进一工区区长,始终将安全生产视为工作的生命线。今年五一期间,他扎根生产一线,带领工区职工推进5214掘进工作面安装工作。每天早上7:00班前会上给早班安排好当天的工作,8:30开完调度会给队干传达好会议安排,9:30早早来到5214工作面,徒步排查数公里路线,用脚步丈量安全。面对上千的设备零部件和大型机械设备,他创新实施“标签化管理 + 三维定位”模式,从空间布局、时间衔接、人员调配三个维度精准发力,做到安装零误差,保证工作面按计划开机生产。 回顾他的劳模之路,宋立军曾带领团队创下单班进尺 65 米、月度进尺 2702 米的行业纪录。为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他独创 “班前会双抽考”机制 —— 不仅抽查职工,更带头背诵安全规程,在工区掀起“比学赶超”热潮。正是这种 “拼命三郎”的精神,让掘进一工区成为公司安全生产的标杆。 李弘财:匠心筑梦的 “设备医生”,技能报国的传承者 机修工区的维修钳工高级技师李弘财,用十三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工匠精神”。五一期间,他化身“设备医生”,手持扳手穿梭在车间,为每一台设备“把脉问诊”。他的“独门绝技”联轴器找正,误差控制在0.01毫米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的七分之一。这份精准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苦练 —— 收集数百块边角料反复打磨,标注对比上千次测量数据,最终练就“手感即精度”的绝活。 2022 年,李弘财代表公司参加陕西省 “三秦工匠杯” 大赛。备赛期间,他每天在工作室训练5小时,深夜仍通过手机刷题至凌晨。最终,他以近乎满分的成绩摘得桂冠,并拜入大国工匠张新停门下。如今,作为《矿山机械实训研究室》领办人,他累计培养出20余名技术骨干,将“锉刀镗平天下,卡尺测量春秋”的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杨喜圆:创新创效的 “先锋者”,智能转型的开拓者 五一期间,杨喜圆依旧紧盯煤炭运销全流程,对远程装车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他主导研发的 “AI 异常预警模块”,成功将设备故障率降低 60%,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超百万元。凭借10余项创新成果,他先后荣获“优秀科技工作者” 等称号,用行动证明:平凡岗位也能成为创新的沃土。 他用10年时间完成从“职场新人”到“技术尖兵”的蜕变。公司智能化转型关键期,他主动请缨承担远程装车系统攻坚任务。他带领团队连续奋战45天,白天泡在施工现场向厂家“取经”,夜间组织“头脑风暴”攻克数据对接难题,最终提前一周完成系统调试,使装车效率提升40%,该成果成为行业智能化建设的示范案例。 五一我在岗,是承诺,更是行动。劳模宋立军、工匠李弘财、先锋杨喜圆,他们是张家峁矿业公司无数劳动者的缩影。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节日里,他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托举企业发展,用永不言弃的坚守诠释劳动之美,他们是点亮煤海的璀璨星光,更是新时代最美的追梦人! 本网通讯员:高大伟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