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少了 煤价反而回升了” 阳煤去产能给矿工吃下定心丸
有着60年开采历史的山西阳煤集团一矿近日首次核减了它的产能:工作日从330个减至276个,产能减了120万吨,相当于建矿时的设计产能。
煤炭去产能、减产量已进入全面执行阶段,记者近日来到山西阳煤集团一矿井上井下实地采访。实行减量化生产后,以量补价、摊薄成本的法子不灵了,降成本的压力增大。矿长吕维赟说,2012年吨煤生产成本312元,去年不到200元,今年的目标是降到180元。他扳着指头一项项算:今年电价降了3分钱,但随着生产线路延伸,设备跟进,电费几乎没有降的空间;材料费已经降了一半;设备租金还在增加。算来算去,只有人工成本最不愿意降,但最容易降。
减人,就是增效。一矿职工最多时1.2万人,现在减到6900人。通过轮岗轮休,实际上岗6000人左右。矿上26个科室整合成16个,“矿-井区-生产队”三级管理中的井区消失了,一起减掉的还有20多名科室干部。
降工资,先降干部的。从矿领导到科室干部、地面职工、井下辅助工直至井下一线矿工,工资降幅逐步减少。42岁的井下矿工梁学平,从往年平均收入10万元减至去年收入8万多元。收入下降后,年轻人感受最明显。刚工作一年半的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生董跃文说,前几年买车的矿工挺多,而现在的年轻矿工还没能力购车。
困难时期,煤矿要求队级以上干部每人包10名工人,帮扶解困。一矿工会副主席李金良说,2014年全矿排查出15户特困户,去年20户,今年预计更多。他们正谋划着在煤矿附近开设一批摊铺,无偿做一些柜台,引导困难职工增强自谋生路的能力。
由于矿长或书记都要下井,记者在矿上采访几天很难在井上找到他们。一矿党委书记尹爱说,按规定矿领导每人每月下井10次,其中5次带班。要和工人同下同上,还要不定期下井检查,1个月有一半工作时间在井下度过。
“越困难越要加强管理,这样才能带好队伍。在这种市场情况下,一旦出事故,银行贷款就卡死了。资金链一断,说什么都晚了。”尹爱说。
有些人觉得煤矿现在不行了,但在综采工梁秋生看来,尽管收入比最高时的1.2万元降了四五千元,但去产能的政策给矿工吃下了“定心丸”。和去年比,不光每周都能休息1天,干活少了、产量少了,煤价反而回升了。
左手一拉开关,赶忙抱紧“猴车”,经过约6分钟滑行,就到了400多米深的矿井。换乘井下小火车,在车身和车门叮咣的撞击声中,约半小时后,才能到达距井口最近的8203工作面。
正在为综采机头更换链轮的矿工武文戌说,已经推进了700多米,剩下的煤还够采4个月。随行的瓦斯员现场测了一下瓦斯含量:0.01,在安全范围内。
生产科的龚雪峰说,一矿是高瓦斯矿井,煤质软、瓦斯含量高、治理难度大,这个数值的背后是大量的安全投入。“一个工作面采煤,要打4条巷道抽瓦斯;工作面里,每隔3米还要往煤层中打1根上百米长的瓦斯抽采探头。”
生产线拉长了,安全隐患随之增多。“卖了裤子也要治瓦斯,光勒紧裤腰带已经不行了。”吕维赟说,煤矿可以千方百计降成本,但安全投入不能少,安全管理不能松。
吕维赟说,一矿是集团的主要盈利单位之一,目前还有微利,能保证工资的按时发放。最担心市场继续下滑,收入再减少,可能会对队伍稳定、安全生产造成影响;最希望去产能的措施能严格落实,市场供需早日回归平衡。(王文化 梁晓飞)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