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渐欲迷人眼
2017年11月19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受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委托,对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清水营煤矿进行核查。核查采取听汇报、查内业、看现场的方式。核查组对清水营煤矿在建设绿色矿山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从开发建设、缓采缓建,再到恢复生产,清水营煤矿命运多舛,但不管人员如何变化,清水营人始终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发展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业为目标,把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理念贯穿生产始终,通过大力实施和探索“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工程、大气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等三大综合治理体系,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扎实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低碳经济之路,打造绿色矿山之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2013年10月,清水营煤矿正式被确立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依法办矿:绿色矿山建设的前提
清水营煤矿井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宁东镇境内,是宁东煤田河东规划区鸳鸯湖矿区的特大矿井之一。矿井可采储量7.59亿吨,设计1000万吨∕年,服务年限54年,分两期建设,一期500万吨∕年。矿井于2004年4月破土动工,从2008年试生产到2014年底,累计生产原煤1236.6万吨。2014年3月18日,集团公司研究决定清水营煤矿缓建、缓采。2015年4月20日,矿井准备出来的最后一个工作面110205综采工作面回收结束,进入停产阶段。停产期间,矿井保留六条井筒、六个车场,其余闲置巷道全部封闭。2016年,随着煤制油项目试车成功,内部市场煤炭需求剧增,12月5日,集团公司决定清水营煤矿恢复生产。
不管是建矿之初,还是缓采缓建、恢复生产,清水营煤矿始终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开采时期和矿井封井毕坑变化,清水营煤矿及时委托相关单位编写《清水营煤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清水营煤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矿山土地复垦方案》,上报国家国土资源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会审备案,按照行政管理部门批复、要求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原则,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各种法律法规,按程序办理相关证件。矿井煤炭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矿长资格证、营业执照“五证一照”齐全,合法有效,矿井各生产系统和生产环节符合行业技术规程和标准,所有采掘活动均在开采范围内进行,杜绝了转让或出租煤炭生产许可证行为和以承包、转包、租赁等方式,将部分或全部采矿权转给他人开采的行为。做到了依法办矿,合规开采,未受到相关行政处罚,未发生违法事件。
科技创新:绿色矿山建设的保障
建设绿色矿山,科技创新是核心。近年来,清水营煤矿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流程,淘汰落后工艺与产能,运用新科技、新工艺主力矿井绿色发展。建矿初期,清水营煤矿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装备,提升高效节能水平。在采煤工作面采用4.5米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及综掘机+后配套皮带机连续掘进工艺,为矿井高产高效提供了保证。矿井主要运输皮带机及主要通风机均选用了节能降耗的变频调速控制技术。矿内主排水泵、压风机等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无人值守。地面建设矿井水处理站一座,采用高效澄清及反渗透深度处理工艺,将矿井水处理后用于生产生活。生活污水采用SBR生物反应技术,将生活污水处理后全部用于地面绿化及降尘。工业场地锅炉房内3台20吨锅炉均安装脱硫除尘设施,污染物排放达标。
清水营煤矿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矿成立创新工作室、各专业部室、区队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研究解决制约矿井发展的疑难问题。近几年,结合矿井实际,累计开展科技攻关项目23项,投入资金596.89万元,取得成果12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专利3项。其中副立井疏水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柔性网”控顶技术获集团公司职工技术创新特等奖、让压补强支护技术获集团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技术获神华集团技术创新一等奖、“三软”条件下大断面切眼施工关键技术成果获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奖,《一种风流净化装置》、《一种全长锚固的锚杆》、《一种锚杆支护便携式工具》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规范管理:绿色矿山建设的抓手
清水营煤矿历届领导十分重视绿色矿山建设,按照建设“高效、绿色、智能”现代化矿山的总体规划目标,倾力打造“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矿区和谐”的文明矿区,走高效清洁的矿井发展之路。清水营煤矿建设至今,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环保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地表塌陷、生态恢复及绿化等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治理。采用先进的污染物处理工艺,处理后的矿井水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复用率达到68%以上。2011年至今,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对工业锅炉脱硫除尘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经地方环境监测站监测,锅炉烟气中SO2排放浓度、烟尘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为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水营煤矿井田所在区域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对沉陷裂缝和沉陷台阶,采取工程措施及时填堵、平整并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对井田范围内地表沉陷、沙丘活化等及时进行观测,根据沉陷、变形情况严格按《清水营煤矿土地复垦方案》要求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土地复垦主要采用恢复植被技术,从2010年至2014年共投入资金2662.65万元,用于土地复垦工作,复垦率达100%。
人企共享:绿色矿山建设的目的
天蓝了、水清了、树绿了、草多了,花香了,环境的巨大变化使清水营煤矿焕发出青春的活力。硬件设施完善了,清水营煤矿将建设绿色矿山的落脚点放在了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上。矿井从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出发,每年定期组织员工集中培训职业病相关知识及职业病体检,完善职工健康档案,对职业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及时调离接害岗位,妥善安置。
清水营煤矿积极引导员工争做“明礼尚德清水营人”,开展“美化环境,从我做起”义务劳动。截至目前,矿区完成绿化面积达25.11公顷,其中草坪16.54公顷,各类花灌木4570230株,各类树木78267棵,绿化率达37.8%。对矿区工业广场主干道及公寓楼、办公楼周边的垃圾进行集中整治,每周常态化检查矿区环境,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治;结合矿“8S12化”管理模式,对井上下进行定置化管理,对办公室物品的摆放、机电设备的存放、材料库物品码放、井下文明区域的规划,均制定了严格的定置化要求。通过分片包干、试点带动、定期检查考核等形式,促进了定置化管理的有效推行,提升了矿区文明形象,为员工营造了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实现了人企共建、共生、共享。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清水营煤矿经过不懈的努力,在绿色矿山建设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正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为现实。矿井先后获得了全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灵武市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神宁集团环境保护先进单位、连续4年荣获神宁集团发展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本网通讯员:王学明 刘学军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