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向宇:七巧节的呢喃
暮色像浸了水的棉絮,轻轻漫过青砖黛瓦,把檐角的飞翘染成朦胧的灰蓝。巷口老井已盛满了月光,水面浮着细碎银鳞,风一掠,粼粼波光便晃得人眼底发暖,连呼吸都沾了几分清润。青石板路被月色浸得润透,提着竹篮的姑娘们踏着 “碎银” 匆匆而过,篮沿垂落的流苏轻轻晃荡,晃出满巷的鲜活——篮里卧着新摘的凤仙花,花瓣还凝着晨露的凉,指尖一碰便沾了满指艳色;半卷的鸳鸯帕搭在绣绷上,银线勾勒的鸳鸯眼正待点睛,线头缠着的彩丝轻轻飘;还有一碟码得方方正正的巧果,酥皮上刻的鹊桥纹在灯笼暖光里慢慢洇开,麦香混着糖霜的甜,悄悄裹住了整个巷弄。
院角的葡萄架被扫得干干净净,架下圈着几张竹凳,凳面还留着日晒的余温。阿婆蜷在藤椅里,膝头摊着五彩丝线,指腹反复摩挲着丝线,声音像浸了蜜的温茶:“每年这天夜里,把耳朵贴在葡萄架下,能听见织女跟牛郎说话呢,细声细气的,像在说悄悄话。” 她笑着把分好的彩线递到姑娘们手里,教她们将几股丝线捻成紧实的细绳,轻轻系在手腕上,“这线灵着呢,系住了,既能求织女赏副好针线,也能系住心里藏着的人。” 夜风穿过葡萄叶隙,筛下满地碎月,沙沙叶响混着远处的虫鸣,织成温软的夜曲。有姑娘端来半盆井水,轻轻搁在石桌上,水面静得像块琉璃镜,月光落进去,漾开一圈圈银波。“快照影子呀!” 有人轻声唤,指尖蘸了水在水面轻点,月影晃了晃,竟真像织女飘垂的裙裾,缀着星光的流苏轻轻扫过水面,漾起细碎的涟漪。她们屏住呼吸,将绣花针缓缓放在水面,若针影映出蝴蝶振翅、牡丹吐蕊的模样,便会忍不住拍手笑起来,清脆的笑声惊飞了架上栖息的萤火虫——那是织女应了乞巧的愿。 远处的树梢渐渐融进墨色,银河像被谁铺开的银绸,在夜空里缓缓舒展。牛郎星与织女星隔着淡淡的光带,明明灭灭的,像被时光拉得很长很长的思念。有人蹲在河边,点燃纸折的河灯,烛火跳了两下,便稳稳托着灯身漂向远方。灯影在水波里晃啊晃,映着岸边人的眼眸,像是替人间所有说不出口的牵挂,悄悄趟过了那条遥不可及的天河。 夜深时,露水沾湿了竹凳,姑娘们手腕上的五彩线还泛着微光,在月光下像系着星星的碎片。葡萄架下的低语渐渐轻了,只有月光依旧温柔,落在未绣完的帕子上,让银线闪着细亮的光;落在巧果的酥纹里,让麦香愈发绵长;也落在每一双藏着期盼的眼眸中,映着银河的微光。 原来七巧节从不是只关于爱情,它是人间的姑娘们,借着银河的星光,认认真真向生活许愿——愿指尖能绣出山河锦绣,把日子过得像鸳鸯帕上的纹样般鲜活;愿心尖能装下满满温暖,把寻常岁月过出巧果的甜香;更愿每一份真心、每一段牵挂,都能像鹊桥那样,哪怕隔着山海万里、时光漫长,也能稳稳地连在一起,不慌不忙,岁岁如常。 本网通讯员:钞向宇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