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写作杂文 >

    三读《再别康桥》

    2018-10-31 09:59 [写作杂文]  来源于:大唐洱源凤羽风电公司    作者:徐凤龙
    导读:《再别康桥》一首不是很长的诗却陪伴了我近20年,不同年纪读它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三读《再别康桥》,我已走过人生三纪。 初读《再别康桥》是我刚刚考上大学,进入校记者站,心中满是豪情壮志,坚信自己与众不同。那时无论是自己执笔写文,还是审阅他人稿件,
      《再别康桥》一首不是很长的诗却陪伴了我近20年,不同年纪读它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三读《再别康桥》,我已走过人生三纪。
      初读《再别康桥》是我刚刚考上大学,进入校记者站,心中满是豪情壮志,坚信自己与众不同。那时无论是自己执笔写文,还是审阅他人稿件,喜欢的都是“挥斥方遒,指点江山”那种激扬豪迈的风格。过了不久,校报老师对我说:“有空去看看徐志摩的诗吧,会让你有不同的感受,也有利于你今后审稿。”
      这是我第一次捧起《再别康桥》,细细品读,深深折服于诗中的清新、优美与洒脱。“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既无儿女情长的留连不舍,也没泪沾衣裳的忧愁哀伤,如同挥别云彩一般潇洒、自然,来时不惊,去时不扰。望着“河畔的金柳”,好似“夕阳中的新娘”,娇媚的身姿在晚霞中曼舞,轻轻与行人吻别,“柔波里的水草”随着流水悠然自得,是我羡慕不来的美好。徐志摩笔下的康桥如诗如画,哪有半分离愁别绪,只觉他独立桥上,白衣胜雪,一袭长衫,衣袂飘飘,潇洒利落地挥手,将“西天的云彩”刻画在心中成为永恒。
      再次细细品读《再别康桥》是工作七年后,我从水电一局来到大唐凤羽风电公司。项目初建,难免辛苦,骑龙山平均海拔三千多米,初入十一月就已然寒气刺骨,夜晚十点后寒气愈发明显,我躺在床上盖着两层被子依旧瑟瑟发抖。有一天,难以入眠的我不知怎么就突然想到了《再别康桥》,身边无书,只好拿出手机重温一番,看着看着,身心就渐渐温暖了。“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寻梦,徐志摩在星光与波光之中追逐自由的灵魂,在景色迷人的康桥放飞歌声、放飞梦想,用独有的激情奏响寻梦的乐章。那时的我亦在寻梦,伴随着徐志摩的诗歌,追逐人生的理想,踏上新征程,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奋力拼搏,用长篙撑开人生渡船驶向远方,渐渐地,我在康桥的夕阳中进入了梦乡。
      三读《再别康桥》是今年国庆值班,经过岁月的沉淀,此刻,我才真正品味出诗中那抹不易察觉的离别之情。无论是妩媚的细柳、温柔的水草、恬静的青荇,还是挥挥衣袖的洒脱,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终是与康桥离别了。想起我一个调离的朋友,心中不舍更甚,平日里少了他腼腆的笑容,少了他熟悉的云南话,少了他工作上的指导教诲,心中感到有些空荡荡的。以前最烦他总说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现在我却最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里有兄弟情义,有“天上虹”和“满船星”。再别康桥,徐志摩虽忧愁却潇洒;送别朋友,我虽不舍却由衷高兴,友人奔赴新岗位,大展鸿鹄志,愿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前行,实现梦想。
      喜欢《再别康桥》,喜欢这首诗的优美、喜欢这首诗的洒脱、更喜欢这首诗中有属于我的彩虹似的梦。

    (编辑:东北亚)

    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