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写作杂文 >

    马车

    2017-10-09 11:45 [写作杂文]  来源于:会泽供电有限公司    作者:张学香
    导读:曾经,马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用它来托运货物或是载人。如今,马车已被现代交通工具小车取代,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野。偶尔见到一辆马车时,觉得是很新鲜的事。 一个周末,我带孩子去城皇庙看花卉,途经东直街时,看到老街口停放着一辆马车,
     
    曾经,马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用它来托运货物或是载人。如今,马车已被现代交通工具小车取代,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野。偶尔见到一辆马车时,觉得是很新鲜的事。


    一个周末,我带孩子去城皇庙看花卉,途经东直街时,看到老街口停放着一辆马车,映衬在斑驳的古城老墙下,把古城衬托得更古老。喜欢拍照的我见到马车时眼睛突然一亮,情不自禁地走到马车旁。走近后我看到马车上有几袋装得满满的马玲薯,马车旁边也摆放着两袋敞开口的马玲薯,一位四十岁左右身背背篓的妇女正拨弄着袋子里的马玲薯,一糕点店里两名年轻的女员工边住塑料袋子里拣马玲薯边问道:“这是什么品种的?好不好吃?”卖马玲薯的妇女微笑着用纯朴的话语回答道:“这是马二科,很好吃的,这是白洋芋,没马二科好吃。”


    拍照前我征求妇女的意见问道:“大姐,我给你家马车拍两张照片,可以吗?”她微笑着爽快地回答:“没事,你照吧!”边拍我边与她交谈,得知她家住在县城对面名叫邱家丫口的大山里,距离县城有十多公里的路。她和丈夫盘算着周末人多,农产品好卖,早上八点多就和丈夫从家里赶着马车拉马玲薯来县城卖,因马车走的慢,走了近两个小时才到县城。刚到县城,她想喝水,她丈夫就去给她买水。看着汗珠顺着她的额头不断往下流,她的脸也被晒得红朴朴的,我把刚买的梨拿了一个给她吃,让她先吃了解渴,她谦虚的拒绝着,让我留给孩子吃,我告诉她还有,让她快吃。她才收下,用质朴的话语对我说:“谢谢你。”她要拣马玲薯送我,说很好吃的品种,让我带回家尝尝,我告诉她我家里有,需要的话早给她买了,婉言谢绝她的好意。


    我总觉得自己拍的照欠缺点什么,对她说:“大姐,能否请你站在你家马车旁,我重新拍张照?”她说:“可以,可以,等我把马车牵正,你更方便照。”小马在大姐的牵引下摆正了马车后乘乘站立着,大姐站在旁边手扶着小马,害羞的看着我的镜头,还告诉我喜欢拍照的话就多拍点。一位过路的大叔看我在拍照,也受感染的掏出手机,边拍也说:“这马车现在倒是很少见了。”我刚拍完照,城管骑着电摩托过来说道:“赶快把这马车拉走,不允许在这里摆摊,拉进农贸市场里去卖。”大姐说:“孩子他爹去买水了,一会就回来,这口袋装的太多,有点重,我抱不上车。”我也立即帮她说好话,告诉城管,一会就拉走的。城管临走时又交待了一遍:“这里是不允许摆摊的,他回来你们就要拉走。”


    我问大姐,他们村里现在用马车托运东西的村民还多不多?大姐说山里主要以种植马玲薯和玉米等农作物为主,现在山村里的路都修宽了,村民的条件也比以前好多了,大多都买了电三轮摩托或是微型车托运东西。马车行驶慢,拉的也不多,养马也要成本,只有极少数不会开车的村民还用马车来托运东西。看着这辆马车,让我不由想起曾经为会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的马帮……


    我的家乡会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古时有“铜都”之称。据史料记载,会泽因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之利,西汉时期就归建制,在发展中成了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大站和中央政府铸币铜料的主供地。明清时期,云南产铜占全国的80%,而东川府(今会泽)产铜占全省的72%。会泽是滇铜的最大集散中心和铜产品加工与铸币中心。“滇铜甲天下”,东川府(会泽)是当时中国名副其实的铜都,每年额定滇铜600万斤运交京师专供宝源、宝泉两局铸币,故称之为“万里京运第一城”。南铜北运的京运古道,运距之长、运量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在世界古代史上也属罕见。往外运出的钱币和货物,全靠这一批批马帮顺着古驿道翻山越岭,长途跋涉。马帮曾经为会泽的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并不是个传说,无论时代怎么变迁,马帮和马都不会在我们的记忆中消失……

    本网通讯员: 张学香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