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善良与温暖共筑家园——记牡丹江管理局“五好文明家庭”
善良是挂在心底的一轮明月,它照亮了人们的精神天空。“如果我们每天能将自己的善言、善行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必将会让其感受到温暖和幸福”。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陈丽,基层供电局的一名财务工作者,她默默的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工作上,她是业务标兵和能手。严谨自律,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平和友善的处事方式获得了同事的好评。生活上,她是善解人意的天使,爱护家人、关心友人、善待邻里。她和爱人共同用爱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认识这个家的人,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为这个家的“善良与温暖”点赞。 这是一个三代同堂之家,公婆身体健康安享晚年,夫妻爱岗敬业事业有成,儿子品学兼优积极上进,他们彼此用真诚、友善温暖着这个家。 陈丽嫁入这个家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自打入了家门就没有遇到外人所讲的“婆媳难处”之论,她们点点滴滴的相处中,诉说着婆媳之间的真情暖意。婆婆的大度、勤俭、善良影响着刚刚为人妻母的她。婆婆对待外人是有求必应,谁家有个困难她会毫不吝惜钱财资助。对待自己却是能省则省。刚进婆婆家时总能看到打着补丁的枕巾和快成古董的掉瓷盆子,按照那时的条件完全不用这样节省啊?可婆婆总是说:“过日子长着呢,该省就省点吧,能用的就先对付着用吧!把钱财用到该用的地方”。2004年婆婆被查出患有双侧股骨头坏死,她听到后立刻决定把准备买楼房的钱全部拿去给婆婆治病,只要人在,这个家才更有意义。因为年龄大不适合做手术只能保守治疗,所以她和丈夫到处寻求良药,当时挣钱不多的他们仍是不吝惜花钱,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婆婆减少痛苦。几副比较昂贵的药吃下去,老人的病情等到了缓解,趁热打铁,夫妻二人又给老人买了一台仪器,加上营养品的作用,婆婆的病一下子好了许多,现在能够自如的上下楼,走路也比以前轻松多了。“百善孝为先”孝,幸福着老人,慰藉着自己。 父母的言行为孩子拉开了善良的帷幔,让他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在儿子刚开始学说话时,就会用稚嫩的声音传递着体贴和关心,告诉上夜班的爷爷:“戴帽子,冷”。“孔融让梨”的故事教会了孩子吃东西要先孝顺老人。看到父母干活累了,会主动的做家务。知道把废旧的纸张和矿泉水瓶积攒起来卖掉,用这笔钱买书看。父母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懂事孝顺了。他从小就知道体贴老人,在大人休息时不出任何声响,虽然是小小的举动,却温暖着长辈。在学校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尊敬师长,爱护同学。现在大学生的他每个假期都会用奖学金买些小礼品看望一下曾经教过他的老师,谈谈过去的学习生活,分享一下自己大学的学习、工作成绩。用他的话说这就是“师恩永生难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将来的一切都会是美好的。儿子在大学里积极进取,年年取得一等奖学金,在大二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身为学生会主席的他带领团队组织举办多次校园文化活动,同时,面对事无巨细的工作仍是想着把困难群体的学生照顾好,给予他们各种勤工俭学的岗位。并利用业余时间去山区学校进行支教,将自己所学教给孩子们,告诉他们只要坚定信心,努力学习,必定会有所收获。 老人是家庭中的精神支柱,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夫妻二人在把家庭经营好的同时不忘事业上的“比学帮进”。妻子曾经是供电局一名营业收费员,在其岗位上做到了将电业人真诚的服务送给用户,用实际行动传递着“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在业余时间自修财务知识,并通过公开竞聘任供电局会计一职,每到月底、年底都会加班加点的工作,丈夫就默默的做起了后勤保障,照顾老人和孩子,深夜接加班的妻子,从无怨言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足迹书写着历史。丈夫在工作中是个很严谨的人,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任组织部长时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在家不谈公事,家人不许参政。平时喜好读书看报,积攒了很多知识,在参加管局副处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中脱颖而出。上任后调离工作到外地任职期间,妻子承担了家庭的重担,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还要教育成长中的儿子,正是有了妻子默默的背后支持,让身担重任的丈夫可以全心投入到工作中,解决了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回迁受阻问题,得到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为百姓做点实事是本职”这是丈夫的工作座右铭。 “大爱无疆界”这个家的所有成员都将能为他人做点事视为一种幸福。无论是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同事之间的友善援助,还是通过新闻夜航、微信朋友圈得到的需要资助和救助的人,他们都奉献出了一份爱心和善良。最远的资助对象是杭州萧山的患白血病的初中生,并将这份善举带动着周围的同事一同为孩子捐款帮助她度过难关。 先贤有语“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乃社会之细胞,民族精神之基因。淳厚的家风,方可清正国风。家庭成员播下了善良的种子必定会收获善行这枚果实,并且世世代代不断的繁衍生息。 本网通讯员:陈丽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