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能源评论 >

    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驶入快车道(记者观察)

    2016-11-18 10:06 [能源评论]  来源于: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东北亚
    导读:本报记者 王云松 崔 寅 与会者在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标志前走过。 中国制造的电动环保公交车为与会者提供出行服务。 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费翰思在中国角发表演讲,积极评价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绩。 各国与会代表步入会
            本报记者 王云松 崔 寅
      与会者在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标志前走过。
      中国制造的电动环保公交车为与会者提供出行服务。
      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费翰思在“中国角”发表演讲,积极评价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绩。
      各国与会代表步入会场。
     
      “曾经难以想象,现在不可阻挡。”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与决心在2016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巴黎协定》作为一项国际协议,仅用11个月正式生效并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样的速度比人们预计的快得多。11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二次缔约方大会正式开启落实行动。这一切,让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艰难行程驶入一条加速通道  
     
      有法可依 
     
      实现目标也不易
     
      马拉喀什会议是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后的第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议主席、摩洛哥外交与合作大臣萨拉赫丁·迈祖阿尔称,如何制定规则以使《巴黎协定》具有可操作性,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巴黎协定》灵活务实地创造了以国家自主贡献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机制,成为全球治理的新范例。随着协定生效,各国自主贡献就被置于国际社会的共同监督之下。全球已有160多个国家相继公布自主贡献目标。谈到自主贡献,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蔡守秋说,首先应要求各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实现承诺,不得减少自主贡献;其次是鼓励各国增加自主贡献,特别是促使发达国家提高2020年前减排力度;再次是为在2018年评审各国气候目标的执行情况和力度做好技术准备。
     
      此次为期12天的会议重点在强化实质性行动上。中国代表团表示,中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不会受外界干扰,将继续扮演“积极参与者”角色。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告诉本报记者,《巴黎协定》以广泛参与、自主承诺、包容激励等特点,将国际气候治理推向了责任共担、积极行动的新高点,将极大地推动世界各国绿色低碳发展与能源转型。
     
      《巴黎协定》填补了《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到期后一直存在的法律空白,使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和国际制度有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蔡守秋说,由于各国在国际上受到《巴黎协定》的法律约束,自然会以各种方式传递给国内各个领域,引领、指导各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为各国绿色产业带来重大机遇。不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在此次会上也坦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仍面临资金、技术等诸多难题,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并非唾手可得。
     
      各缔约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同时向1.5摄氏度的目标努力。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6年11月发布的《2016排放差距报告》,即使《巴黎协定》得到充分落实,预计各国将排放540亿吨至560亿吨二氧化碳。这一数量远远高于把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所要求的420亿吨。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仍将上升2.9摄氏度至3.4摄氏度。因此,全球必须在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基础上进一步减排25%。
     
      《巴黎协定》规定每5年进行一次全球性的集体盘点,总结各国减排目标与行动和实现2摄氏度目标的差距,以进一步促进各国更新自主贡献目标并加大减排行动力度。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何建坤说,究竟如何盘点,盘点哪些内容,如何确保盘点的透明度、可信度,盘点结束后,如何进一步推动提升减排力度,这都要在后续谈判中加以细化。此外,包括如何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减排模式、资金来源及治理模式等诸多问题的具体细化工作的谈判也将从马拉喀什会议开始,但一次会议解决不了全部问题,德班平台谈判了好几年,最终才有了《巴黎协定》。
     
      兑现承诺
     
      发达国家莫食言
     
      虽然合作共赢早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主要基调,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行动力度、资金、技术支持等问题上的分歧仍未解决。资金不足一直是气候谈判桌上的“老大难”,蔡守秋直言。早在2009年,发达国家就承诺到2020年要给发展中国家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以支持其应对气候变化。但7年来,发达国家在提供资金方面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
     
      发达国家要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落实到位,让发展中国家“看得见、摸得着”。11月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发表声明,希望发达国家明确兑现气候资金承诺路线图。绿色和平组织全球气候政策负责人凯撒·科斯南说,发达国家承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虽然资金有所增加,但增速并不及预期,而且还包括了部分贷款项目。沿用之前的统计,资金支持的承诺恐怕仍将无法实现。
     
      15日,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就进一步明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以及融资等议题召开专门会议,细化相关方案。
     
      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表示,胜选后要取消美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诸多行动,并考虑退出《巴黎协定》。1998年美国签署《京都议定书》后,2001年布什上任后又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一些专家对此表示忧虑。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气候合作高级总监玛丽安娜·帕农乔说,大选结果可能会对气候谈判产生一定影响,我们都需要放眼长远。世界资源研究所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斯蒂尔对媒体表示,美国对《巴黎协定》做出承诺,推进这一全球协定对于维护美国的全球信誉至关重要。
     
      何建坤对本报记者表示,世界经济正向绿色、低碳发展,谁违背潮流,谁就失去了道义制高点。现在美国国内民众越来越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威胁,近几年美国极端气候灾害频发,新奥尔良飓风、华盛顿暴风雪……美国人亲身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威胁。美国如果不积极减排,不仅将受到世界谴责,其国内企业也会失去低碳发展转型的机遇,失去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机会。
     
      摩洛哥阿卜杜勒马立克·爱莎蒂大学教授穆斯塔法·阿克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达国家所给予的援助与发展中国家的期望还是相距甚远,援助数额与实际为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要的资金额也有着巨大的鸿沟。希望发达国家能够真正履行承诺和义务,落实行动而不是空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巴黎协定》所制定的目标。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整个国际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希腊Red Pro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执行官劳尼斯·奇波里迪斯对本报记者说,从历史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责任,从现实看,发达国家掌握更多的资金与技术,应该力所能及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但很多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在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方面逡巡不前。
     
      《巴黎协定》落实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责任分担、减排义务、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还会有分歧。“大的原则大家一致,关键是摒弃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实现合作共赢。”何建坤表示。
     
      点赞中国
     
      行动积极贡献多
     
      马拉喀什街头,来自中国的十几辆电动环保公交车穿梭不停,为与会人员提供服务;会场上,“中国角”热点不断,向全球展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作的不懈努力。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1990年至2010年间,中国节能总量对全球贡献率达50%以上。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减排工作中正起到表率作用。中国早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前就发布了有力度、有雄心的减排目标: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将于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到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世界银行副行长劳拉·塔克认为,中国在推动《巴黎协定》正式生效的过程中展现出引领作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所设定的目标“令人钦佩”。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有雄心,行动更是积极而强有力。“十二五”期间,中国碳强度累计下降20%,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17%的目标任务。中国2015年碳强度下降率达6.8%,力度居二十国集团成员之首,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已提前完成全年节能降碳目标。
     
      摩洛哥环境部长哈吉玛·艾希提对本报记者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碳排放大国,中国为《巴黎协定》生效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期待中国能够在推动低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上继续发挥领导力,为世界带来新的惊喜。 
     
      何建坤说,随着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空气质量、环境污染也会改善。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和中国国内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有协同效应。当前要以国际承诺的减排目标为导向,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当前国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政策措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措施都是耦合的。
     
      中国为推动《巴黎协定》达成和生效出了基础性、关键性的贡献。蔡守秋强调,《巴黎协定》其规定的有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通过相应的国内法规得到进一步具体化和实施,这将有力促进我国环境保护法律的健全和环境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谢极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在南南合作基金框架下,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提出“十百千”项目,即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10个低碳示范区、开展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以及提供1000个赴华培训机会,为发展中国家走低碳发展道路作出示范,同时推广中国绿色技术和产品。
     
      中国代表团到达马拉喀什后参加了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集团和“77国集团+中国”的立场协调会,就谈判战略和相关议题进行了磋商。谢极表示,中方一如既往,以积极建设性的态度参加所有议题的谈判,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共同利益。
     
      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非洲区域代表海勒·阿比比所说,中国在南南合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积极与包括马里、马拉维等国进行农业项目合作,提供专家和资金,帮助非洲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良影响。在涉及全球气候治理等国际议题上,中国的行动永远比承诺更多。
     
      “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是第一要务,但无法再像发达国家那样无节制地消费能源,无节制地排放,要实现发展和减排的双赢。”何建坤说,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努力,需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要将应对气候变化看作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本版图片均为王云松摄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18日 22 版)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