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汽车的新思路?固态储氢+氢电增程
4月23日,2025上海车展隆重开幕,我国首款搭载低压常温固态储氢装置的燃料电池乘用车首次亮相,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作现场指导。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该款车型由上汽集团、捷氢科技等单位共同打造,有望在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该款车型搭载了捷氢科技专为乘用车(尤其EREV车型)开发的小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系统额定功率50kW,燃料电池能量转化效率达50%,可高效协调乘员舱采暖和固态储氢装置放氢过程中所需的热量供应,既满足了长续航需求,又为用户提供环保舒适的驾乘体验。值得关注的是,燃料电池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能够大幅降低成本,为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奠定基础。
同时,该款车型采用先进的固态储氢技术,突破性实现4MPa级低压充氢标准,相比70MPa高压储氢优势更为明显。一是扁平化储氢模组设计,固态储氢装置嵌入底盘架构,释放了70MPa储氢瓶占据的30%有效空间,为座舱布置带来更多可能性和灵活度;二是成本下降,固态储氢装置减少了对特种材料和精密阀件的依赖,能够大幅降低成本,为用户带来长续航、高效率、大空间、安全可靠的舒适出行新选择。
该款乘用车的上市,为氢能源汽车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当下氢能源乘用车推光面临的几个痛点。一是在大功率燃料电池成本还较高;二是35MPa/70MPa的加氢基础设施投资大、落地难,补氢困难;三是乘用车进地下车库,在发生氢气泄漏情况下,需要增加排空设施;四是35Mpa/70Mpa的高压氢瓶体积占用了汽车空间。
固态储氢+氢电增程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因为用氢电做增程,所需的燃料电池功率小,如10-50kw即可,按3000元/kw计算,只需要3-15万。固态储氢体积密度高,占用的汽车空间小,布置在车地盘,汽车重心低利于汽车布置设计;同时固态储氢充气压力一般小于5Mpa,所需要的加氢设施简单,更易审批,成本只有35Mpa加氢站的1/10; 此外,固态储氢的高安全性,无泄漏,与之连接的管路因压力低泄漏风险小,更容易允许进入地下空间。氢启能源发的室温型储氢系统可以和燃料电池进行高效的耦合,提高氢气的综合利用率。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