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的年轻人回来了
每年春末夏初,贵州习水田坝村都会迎来旅游旺季。今年前来度假的游客们却发现村里有了新气象:无论是办理入住的前台客服,还是土特产店的导购,甚至是山上的牧羊人,这些群体中不仅有原来熟悉的大爷、大妈,而且出现了不少90后甚至00后的身影。
这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附加效应。2020年,中国石油携手中国扶贫基金会(现更名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习水县委县政府联合打造的“梧桐山”民宿正式投入运营。项目收入的7成通过农村合作社用于村民分红。截至目前,“梧桐山”民宿每年为田坝村增加营收300万元,累计帮助40余户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田坝村的人口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现象:据村委会统计,2023年,田坝村常住人口约为1900人,其中15%是曾经外出务工的人员。近3年,有300余名青壮年陆续返乡就业,让这个曾经面临“空心化”的山村旧貌换新颜。
2021年,刚刚毕业的何利全回到家乡担任大学生村官。当时,田坝村干部的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要用电脑完成的活儿,只有他会干。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彼时的田坝村几乎没有像样的支柱性产业,当地青壮年只能外出打工。
在民宿选址阶段,正是何利全这样既能接受新鲜事物又了解本地情况的年轻人,让民宿旅游这一新兴业态逐渐被村民认可。
“我在村里的第一批粉丝就是这帮‘小年轻’。全靠他们,村子才越来越好。”贵州销售遵义第四片区负责人王建平说。6年前,王建平任田坝村驻村第一书记。他在筹备民宿1号院时遇到了难题:村民们普遍认为搞民宿不是干实事,不愿意租让自家住宅。为了说服村里人,王建平东奔西走、广泛宣传,但收效甚微。
得知这一情况后,何利全组织村里的苗族青年举办了一场“丰收节”:打糍粑,对山歌,采摘比赛……热闹的活动被王建平拍成短视频并发布到网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不少当地媒体对此做了转载报道。
此次“出圈”让村民看到了发展旅游产业的前景。后来,在推进民宿修建、村容整治、河道清理等工作时,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其中,推动民宿项目如期完工。
年轻人回来了,怎么留住他们?这是田坝村现任驻村第一书记、贵州销售遵义平原加油站经理李小江反复思考的问题。“不仅要解决就业,而且要在当地创造高薪职位,让年轻人回来就能挣到钱、多挣钱。”李小江说。
这一点在如今的田坝村不难实现。旅游产业的集群效应盘活了田坝村经济,为当地人创造了增收渠道。在游客的带动下,田坝村每年销售农副产品的价值达30万元。当地人笑称“没有民宿,我们都不知道守在村里干啥了”。
旅游产业为民宿“万能工”项小林带来3条致富路。除了在民宿打工挣钱外,他将家养土鸡卖到了民宿餐桌上,每年可增收2万余元。此外,他的民族歌舞表演也是深受游客喜爱的“打卡项目”。
民宿的00后经理人何西平大学毕业后,果断选择回乡就业。入职半年来,何西平成功操办了三场民俗活动,受到游客一致好评。何西平说,村里年轻人的手机里都有一个“田坝村就业群”,为像他一样的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4月22日5时,新入职的90后工作人员相继来到游客接待中心,准备迎接“五一”假期即将到来的大批游客。窗明几净的二层小楼寄予着他们对新工作的期待,他们身上也承载着田坝村的未来。
(编辑:韩语) |
-
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提高防汛应急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