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石油 > 走进一线 >

    小董日记

    2020-02-24 09:32 [走进一线]  来源于:中国石油报    作者:中国石油报
    导读:2月20日 医生是借的 还回来时一个都不能少 昨夜是我的小夜班,零时下班回到驻地已经1时多了,惯常是要到三、四点钟才能睡着。大伙儿打趣说,干我们这行的,去地球上哪个国家都不用倒时差。 昨天重症室又收进两位患者,我们组里的两位男护士忙前忙后、脚不沾
      2月20日 医生是借的 还回来时一个都不能少
      昨夜是我的小夜班,零时下班回到驻地已经1时多了,惯常是要到三、四点钟才能睡着。大伙儿打趣说,干我们这行的,去地球上哪个国家都不用倒时差。
      昨天重症室又收进两位患者,我们组里的两位男护士忙前忙后、脚不沾地。但需要他们忙活的可不仅是在重症室,回到驻地,他们也总是抢着干力气活。最近,每天都有各种捐赠物资送到驻地,宾馆大堂经常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捐赠物资堆满,吃的穿的用的都有,让我们倍感温暖和幸福。
      初到武汉的时候,各方面物资都不足,尤其是防护用品消耗大,我们都节省着用。每次上班8个小时,从头到尾都不能出来休息。因为只要一出来,就需要更换全套防护用品,大伙儿都怕浪费。现在,虽然我们还是坚持不出来休息,但知道储备间有足够的防护用品给我们更换,心里很踏实。大到防护服,小到护目镜、N95口罩、手套甚至酒精棉球,这些必备防护品一应俱全。
      这两天,我们还收到了专门为女性医护人员准备的卫生裤,女性医护人员生理期时遭遇的尴尬折磨一言难尽。除了防护物资,宾馆的饭菜吃久了,不免“审美疲劳”,做梦都想吃东北大水饺子、蘸酱菜。前两天我们实在是馋了,去超市买了好多包速冻水饺,回到宾馆自己煮着吃,一次都没舍得煮完。
      正当我们思念东北美食的时候,今天就喝到了跨越1800公里从辽宁送来的辉山牛奶,离家26天,终于尝到一口家乡的味道。虽然味道可能和其他品牌差别不大,但在武汉,我们每次看到“辽宁”两个字就会感觉特别亲切。
      这批家乡捐赠的牛奶够辽宁医疗队2000名医护一日三份、整整一个月的营养支持。
      牛奶的箱子上还特意写了两句话:“牛奶是捐的,随便喝;医生是借的,还回来时一个都不能少。”虽然在一线和病毒过招的是我们医护人员,但身后有着如此超强、超温暖的后盾。
      请家乡的父老乡亲放心,我们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一定会当好百家的儿女,不负使命,尽职工作,平安凯旋。
      2月21日 当病房没有患者
      今天是我白班,也是来武汉27天来最轻松惬意的一个班——整个重症病房,一个患者都没有。
      昨晚9点多,原来的那12个重症患者,被统一转到了蔡甸区的三甲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中法新城院区。
      突然间没有了患者,大家极其不适应,但心里却感觉挺欣慰的。
      等了一上午,也没有新患者转进。
      待着也是待着,大家决定开始进行一次大扫除,收拾垃圾、整理物品、喷洒消毒。
      轻车熟路,很快大家就把重症室病房收拾得纤尘不染。
      整整一天我们都在等待接收新的任务,却始终没有等到。
      这一天,时间突然慢了脚步,而我们开始了各种猜想。
      有队友说,也许是因为火神山、雷神山还有各种方舱医院都能接纳患者,再加上新增确诊病例不断下降,所以重症患者都被安排到三甲医院集中救治。
      还有小伙伴说,虽然今天没有进患者,没准明天会进呢。
      更有人大开脑洞——是不是我们也要整体转移到别的医院呢?
      冯伟主任与协和江北医院院长沟通后,并没有接到队伍安排变化的通知。所以,我们继续留在这里原地待命。
      下午返程的班车上,大家有说有笑,甚至相互打听最近的热播剧。
      来到武汉这么长时间,大家难得放松——不忙,不累,不心焦。
      这种放松,不仅是因为今天没有重症病人,更是因为昨天全国除湖北外新增确诊病例实现了16连降,湖北全省新增病例增速也在明显放慢。
      很多迹象都在显示,疫情正在逐步得到控制。
      春山可望,暖阳可期。我似乎已经看到胜利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