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石化 > 走进一线 >

    见证撒哈拉“烘烤”

    2019-08-07 10:23 [走进一线]  来源于: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许建峰 杨萍
    导读:德诺哈利莱尔德戴着防风镜,头上包裹着阿拉伯头巾,背着10公斤的测量仪器和排列旗杆,顶着狂风行走在地表温度高达60摄氏度的撒哈拉沙漠中。 德诺哈利是地球物理公司国际业务发展中心阿尔及利亚项目测量人员,也是物探项目名副其实的排头兵,测量人员负责放样
    德诺哈利·莱尔德戴着防风镜,头上包裹着阿拉伯头巾,背着10公斤的测量仪器和排列旗杆,顶着狂风行走在地表温度高达60摄氏度的撒哈拉沙漠中。
    德诺哈利是地球物理公司国际业务发展中心阿尔及利亚项目测量人员,也是物探项目名副其实的“排头兵”,测量人员负责放样物理点、记录数据、做好标记,干着“穿针引线”的细活儿。
    “握紧仪器、双手不颤,忘记高温、内心平静。”德诺哈里自编的“顺口溜”成了自己和同事在高温酷热环境下作业的“镇静剂”。他每翻过一个山头,或者相隔半个小时,就坐在沙地上,喝掉一升水,补充体内水分的同时恢复体力。就算这样,德诺哈利仍是止不住地出汗,工服上的汗渍层层重叠在一起……顶着风沙前进的每一步都很艰难,德诺哈利日行15公里,每天要爬相当于300多层楼高的沙山。
    撒哈拉沙漠里的施工环境异常恶劣。为应对高温酷暑的环境和强烈的紫外线,他们搭上了移动防晒网,人和设备移到哪儿,网子就挪到哪儿。修理车间内的冰箱中储存着冰水。“这可不是喝的,这种天气喝冰水会越喝越热,冰水定时敷在脸上、额头上,用来降温。”机械师李斌鹏介绍说。
    时近中午,红色的排列在风沙卷动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道流动的风景。在沙漠里收放线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最怕炎热天气和沙尘暴。为了防止大小线被沙子掩埋,队员顶着风沙,用木棍把大线绑好支起来,把部分被沙尘掩埋的大线提起来,把被风吹歪的检波器埋置好。
    狂风肆虐的天气里,队员带上铁锹,争分夺秒地抢挖沙山背风面深埋的大线,有的指挥着推土机挖掘,有的在旁边用力拽着大线和小线,防止大小线顺着沙子滑到推土机下面被铲断。检波器埋进沙子里,变成了一个又一个顽固的“钉子”,为了让小线重见天日,队员用力拖拽小线,细细的沙子渗过他们的头巾,从风镜和耳塞的缝隙里迅速钻进他们的耳朵里、嘴巴里和鞋里。
    “我只是觉得周围的空气很炽热,身心有些疲惫。”震源机械师翟东晓在沙漠里被太阳暴晒后,满脸通红地说道。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沙漠里对震源进行维修和保养,一根一根的测震源电路线,一个一个的量震源的液压系统,一遍一遍的检查震源机械部件。眼睛会因为长时间在野外和阳光过度的亲密接触而失去神采,红色的信号服上面都是汗水蒸发后留下来的白道子。
    7月的撒哈拉沙漠腹地,地球物理公司国际业务发展中心阿尔及利亚项目所在的哈西·迈斯欧德基地不远处,路面在烈日的暴晒下闪着白光,仿佛积了一片水。空气中荡起的一道道波纹在不停地抖动,如同炎热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基地的修理车间内,机械师李斌鹏和李丹戴着宽大的遮阳帽,正在紧张有序地维修推土机和车辆,他们每隔半个小时就在脸上、脖子上淋上水,加大体表散热;每隔2个小时要往地面上洒水,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
    TRT项目正在进行营地建设,SINOPEC311队对办公室、员工宿舍、雇员帐篷、食堂等的电路和空调设施进行了检查与维修,并购置了蛇胆清、花露水、蚊香、感冒药、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药品,让员工在炎热夏季感受到一丝清凉。​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