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写真:火焰山下的芭蕉扇
3月25日,记者了解到新疆火焰山南麓的吐哈油田鲁克沁采油厂采油一工区,注水配注合格率近两年来保持在95%,比吐哈油田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
“以前配注合格率并不高,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也难有起色。”说起过去的情形,工区副主任徐世伟直摇头。
采油一工区的378口油水井,散落在火焰山下的戈壁滩头,井场分散,路不好走,别说排除故障检修,单是开车巡一遍也要一天时间。
是奖惩力度不够大?是员工们积极性不够高?“人都是肉长的,体力、劳力、精力终究是有限的。” 徐世伟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再强的运动员,也跑不出汽车火箭的速度吧。”
注好水是油田稳产的基础。再好的注水方案如果落实不好,稳油的效果肯定会打折扣。配注合格率还能不能提高?2017年,采油一工区建成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徐世伟说:“有了这个芭蕉扇,合格率蹭蹭往上蹿!”
在工区中控室,记者见到了这个“芭蕉扇”。长长的台面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电脑显示器, 显示器前一名监控人员正专注地盯着屏幕。记者凑近一台显示器,只见屏幕上满是绿色、白色、蓝色的数据和井号。
徐世伟介绍,物联网系统管理着全厂绝大部分油水井,采油一工区的注水井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
人力节省了。以前,不管刮风下雪、酷暑严寒,每天至少需要4名员工奔波在火焰山下100多口水井和6个配水间,一遍遍巡查,一次次扳阀门,手动调节注水量。现在,注水岗位员工从8人减少到2人,实现了“百口水井一人管理”。
效率提高了。以前,半天才能巡查一遍,发现问题到处理问题,按天计算。现在,足不出户实时在线监控,发现故障以秒计分计,问题诊断和处理加快到1个小时以内。
安全更好了。注水压力高,风险大,一旦出现刺漏危及人身安全。想起曾经看到过的阀门断裂伤人案例,徐世伟心有余悸:“高压水刺出来,那可比子弹还厉害,钢板都可以打穿。”如今物联网不但实现数据实时远传,还可远程自动调整生产参数,提高了本质安全。
说话间,守在屏幕前的黄玉宏转身报告:“玉东2-25井压力偏高。”徐世伟当即要求,通知员工刘政全现场核实。
刘政全驾驶巡检车,赶到玉东2-25井。经现场确认,井口与中控室显示数据完全一致,出现欠注。从红色数据报警到完成现场诊断,只用了20分钟时间。
“解放人力,用好脑力。” 徐世伟说,“物联网自动化节省下来的人力,用到方案研究与实施,可以让注水方案、增注增产措施更科学、更有效。”
目前,采油一工区给每口水井都安装了高压流量自控仪,可根据中控室设定的参数自动调节注水量,配注合格率可达100%。而以前最高只有90%。由此,采油一工区成为采油厂的“互联网+注水示范区”。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