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变身”记
8月20日,大港油田南部70589泥浆组工程师王磊磊正在循环罐上舀泥浆。他巡回检查熟门熟路,说起这口井的性能维护、技术指标更是如数家珍。
谁能想到,5个多月前,这个在井场“和泥巴”的生面孔还是渤海钻探泥浆钻井液研发中心一名专门搞科研的博士呢。
中科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的王磊磊,不缺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验室里研发钻井液体系、配方时,总是感到没“抓手”。这个公司创新推行博士“双岗”培养模式,让博士兼任“白大褂”和“红工衣”两个岗位,履行双岗工作职责。
初到井队,他跟在师傅身后见着什么都问,一边认真听着解说,一边忙着做笔记。现场服务不总是一帆风顺,70589泥浆组服务的官1801井在钻穿石膏层过程中出现了泥浆污染的问题,从没在现场工作过的王磊磊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不要慌,忙中更容易出错!”师傅先稳住王磊磊,“快去循环罐上舀泥浆测Ca2+浓度,调整配方,确定出合适的除钙剂加量。”
王磊磊马上进入值班房,进行除钙剂加量平行对比实验,很快找到了解决方案,再加上师傅的现场指挥,及时控制住了井上险情。“这次‘小试牛刀’,是科研理论和现场经验的‘实战’,效果完美。补上跟井锻炼这门课,我就更有信心干好科研了。”王磊磊如是说。
“大港南部油区普遍存在钻穿石膏层钻井液污染问题,你回去系统研究研究,帮我们找出根本原因。”油区工作人员说。
官1801井完成施工后,王磊磊将此问题带回了研发中心,形成了“大港南部油区钻穿石膏层钻井液流变控制”专项课题。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室内研究,120余组实验数据的对比,大家终于找到了除钙剂的除Ca2+机理。王磊磊和泥浆工程师立刻带着这个理论“成果”去现场对除钙剂的加量进行研究,有效解决了“钻穿石膏层钻井液流变控制”难题。
渤钻泥浆博士双岗培养是将研究创新和现场技术服务能力相结合,形成现场技术与研发互补的业务和专业结构,让高学历人才接地气,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既有理论基础又能现场实干的复合型骨干。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