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故事:精打细算二三事
“今天有2口井需要捞杆,咱哥俩手脚麻利点。”一大早刚上班,大庆采油四厂二矿抽保队的维修工王建国布置完任务,就和程建军向荒原深处的井场奔去。
自从俩人组建“捞杆班”后,原本必须专业队伍出马才能打捞的抽油杆,现在俩人凭借自己摸索的“断杆打捞技术”,可以完成一些难度不高的断杆打捞工作,一口井就可节约成本8000多元。
“细算一下,这个月一共打捞断杆井12口,可是为咱厂‘捞’了一大桶金呢。”王建国欣喜地说。
这天上午,五矿测试队司机余晓涛正拿着一个废旧的刹车储气筒往外走,遇见了修旧利废小组组长陈建华。
“小余,干啥去?”
“储气筒有个腐蚀点,我得拿去修理厂更换。”
陈建华听了笑着说:“你这一换,不仅需要三到五天的维修周期,还要花3000多元的修理费,拿到我这来吧,保证把你的储气筒修好。”
“老陈,你别开玩笑了,储气筒有故障都得更换,哪有修得好的?”余晓涛半信半疑。当他亲眼看着陈建华用特种焊接的方法补上了腐蚀点时,不禁竖起了大拇指:“‘陈大拿’就是厉害,你这就是妙手回春呀!”
随后,余晓涛重新安装好了储气筒,并对刹车系统进行了细致的调试。一分钱没花,车辆恢复了正常。
“周工,你提的几个意见我们都整改完毕了。”当作业大队作业十四队作业工周恒仓接到设备厂家的电话时,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就在前一天,这位革新标兵还忙得昏天黑地。从早到晚,他都守在电脑前修改抽油杆举升装置的设计图纸。这套自主研制的装置正处于改进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了不影响进度,周恒仓放弃小长假,加紧完善了6个关键技术难点,同时和设备厂家沟通了10多次,尽最大可能加快设计进度。
“周工,抽油杆举升装置初步测试完成。”终于,周恒仓得到了厂家试验成功的确切消息。倍感振奋的他,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下一个项目。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