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能源评论 >

    从放大的视角看问题

    2018-04-10 10:34 [能源评论]  来源于:重庆大唐国际石柱发电    作者:高宇
    导读:工作是一面明镜,微观尽头,千人千面。那些被公认为模范的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钻问题的牛角尖,做小事的大文章。这种庖丁解牛的细节功夫,往往能突破工作的惯有维度,从微观视角精确定量,解剖宏观问题的根骨弊病,逐个击破以通经络,对问题进行降维打
      工作是一面明镜,微观尽头,千人千面。那些被公认为模范的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钻问题的“牛角尖”,做小事的“大文章”。这种庖丁解牛的细节功夫,往往能突破工作的惯有维度,从微观视角精确定量,解剖宏观问题的根骨弊病,逐个击破以通“经络”,对问题进行“降维打击”。长此以往,便练就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真功夫,进入事业的快车道。
     
      对“无关紧要的小事”选择性忽略,是人脑的一种保护机制。然而,一人忽略是毛病,众人忽略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了。1941年12月7日凌晨3点42分,一艘美国扫雷艇在檀香山港前发现一个幽灵般的潜望镜,在当时战争阴云密布,美日关系诡谲的背景下,应该是足以让美国驻守海军严阵以待的一件“小事”,不幸的事实是,四个小时后,密集的轰炸几乎移平了美国太平洋舰队驻扎的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就是忽略细节的“蝴蝶效应”,每念及此,我便提醒自己,放大、放大、再放大,直要看到宁静表面下的“山雨欲来”!
     
      诚然,工作上,我们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很小,小到好像一粒沙,在眨眼间就能够从指缝滑落,而且多数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但正是这种时刻,却体现了截然相反的个人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解剖麻雀”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和艺术。具体是指通过深入研究具体典型,从中找出事物的规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方寸之中,便是乾坤。所谓明察秋毫,正是这个道理。
     
      笔者时常苦恼在岗位上,站位不高、视野不广、格局有限,对于事情过程把握能力有限,于是拼了命地想站得再高点、步子再大点,结果却是南辕北辙。没有根基的一味拔高,结果往往是好高骛远、纸上谈兵。倒不如俯下身子,抓住一件件小事,“解剖麻雀”,通过不断的熟悉事务的“筋骨脉络”,不断的增长见识。还记得中学课本中有《核舟记》一文,讲的是明朝匠人王叔远用一个核桃就能雕刻苏轼乘舟游赤壁的雄景,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于毫末之中关大千世界,便是细节功夫,便是放大的好处。
     
      又回到看待问题的角度上来,真正的能力,绝不是忽略和漠视,而是一种放大的能力,一种透视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看待的问题便是立体的,可以从多种维度,找到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发生的根源。今年工作会中强调抓住“严格、落实、细致、快速、创新五个关键维度”也正是这个道理,只有把问题放大,才能看得清,问题出在质量、速度还是态度上。解决问题,才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
     
      当然,放大问题,是指提升个人修为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凡事苛求他人的一种借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遇到矛盾时君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小人只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孔子说君子能“内省不疚”、“过则勿惮改”,认为君子能够不断反省自己,通过修身完善自我修养,砥砺自己的品格。放大问题来看,对自身苛求是好事,对别人问题吹毛求疵,抓着小辫子不放,就未免显得过于不雅了。
     
      凡事从放大的角度看待,整体上来讲是一种方法论,对于青年人经验不足等问题,应该是强基固本的一剂良药了。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