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能源评论 >

    澄清“唱衰”东北论调 坚定振兴发展信心

    2016-12-28 10:58 [能源评论]  来源于:吉林日报    作者:吉林日报
    导读:编者按 12月13日,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和吉林日报社举办了东北三省社科界澄清唱衰东北论调坚定振兴发展信心座谈会,与会专家对目前各类唱衰东北论调进行了理性分析,深入分析了唱衰东北论调的表现、类型和恶意唱衰的消极影响,分析了新一轮东北
      编者按
      12月13日,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和吉林日报社举办了东北三省社科界“澄清‘唱衰’东北论调坚定振兴发展信心”座谈会,与会专家对目前各类“唱衰”东北论调进行了理性分析,深入分析了“唱衰”东北论调的表现、类型和恶意“唱衰”的消极影响,分析了新一轮东北振兴发展的巨大优势和难得机遇,并对东北如何加快新一轮振兴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现将与会专家学者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理性分析看待 增强发展自信
      邴正(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
     

      对于目前东北经济滑坡的现象和外界的“唱衰”论调,应该从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角度给予合理的判断。一是要充分肯定东北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作的历史贡献。二是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经济有了非常显著的发展,有些数据在全国领先,正是这十年的发展使东北跟上了全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步伐。三是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与全国各个地区比较,东北经济滑坡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事实。
      基于这三个判断现在重要的就是正视问题,增强自信,推动发展。要看到东北存在的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找到东北经济滑坡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把东北本身当成一个经济滑坡的根本原因。
      第一方面,说说体制。我觉得全国体制大同小异,比如说体制机制的影响,不仅在东北,在全国经济不够发达的其他地方也都存在。东北经济同样存在着好的一面,一些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的发展得很好,也有经营不理想而倒闭破产的,能笼统说都是官本位造成的?还是说它自身有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个方面,经济结构。国有经济在东北经济的比重是偏高的,我们已经历了国企改制这个阵痛,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所以说对国企的改制还要积极探索,用更合理、更稳妥、更符合职工利益的方式去推进国企改制。但东北整个GDP的结构,以吉林为例,民营经济已经占了半边天,这个趋势还在继续发展。东北经济转型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把东北经济结构中正在改革、逐渐消化的问题放大出来,这样并不利于改革的深化推进。
      第三个方面,文化的因素。任何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东北开发较晚,适应规则化规范化契约化社会交往关系的历史相对短一些。东北地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这与我们祖上作为闯关东的移民,脱离了家族背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兄弟这种传统是有关系的。但是这些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不是根本性的,更不可能是决定性的,因此简单片面夸大这个因素是不正确的。
      通过分析我认为,第一,“唱衰”东北是错误的,把东北当成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区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第二,我们要根据东北经济社会结构存在的问题去解决问题,只有解决问题我们才能长足的发展。第三,学术界和舆论界要倡导正确的舆论,对此,专家学者、科研机构、意识形态管理部门、企业、党政都有责任,多发布东北经济的成就、对东北问题进行化解探索的积极信息,多发布对东北经济实事求是的观点,这样才有利于良好的舆论氛围的形成。
     
            少些感性宣泄 多些理性探讨
      宋冬林(吉林财经大学校长、教授)
     

      对于社会上“唱衰”东北的声音,我们要少些感性宣泄,要做些深入的理性思考,特别是我们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学者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深入的研究,解疑释惑,以理服人。如何看待目前东北地区经济低速运行问题,我个人以为,应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现存的普遍性问题,二是向好的趋势性变化。
      就普遍性问题来说,东北地区经济在数字表现上确实不那么出彩,但若做些深入观察和比较,东北地区的增长情况又是可以理解的,取得目前的增长也是十分不容易的。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下行从产业层面和转型层面看,基本符合传统产业演变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律,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转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但我们必须承认东北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僵化的体制机制、单一结构的传统产业和缺乏活力的微观基础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东北的振兴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全面改革和全面开放把体制机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微观基础再造结合起来系统推进。我侧重谈谈市场化分工与产业升级的关系。长期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分工植根于传统的计划经济,这种分工是一个生产性分工,不是基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化分工,这种旧式分工以及相关的传统经济游离于全球化分工体系之外,其产品不仅缺乏国内竞争力,更缺乏国际竞争力。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地区产业调整的速率大大慢于沿海发达地区,没有及时借世界范围内产业调整的契机,沿着产业演进的路径实现由产业低端向中高端的攀升。另外,囿于条条块块的限制,东北地区的在地央企与地方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关系,其技术、管理优势的溢出效应未能惠及给地方,未能更好地实现在地央企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就向好的趋势性变化来看,一些经济向好的趋势性变化已经或正在显现出来,并将深刻改变东北经济增长的质量。这些变化体现在:一是以生物制药、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新材料和光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高新技术与产业融合态势强劲;二是“三产”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增长迅速,改善了产业结构,吸纳了就业;三是新经济虽然比重还不大,但增长迅速,潜力巨大;四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业企业大量涌现,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微观基础再造注入了旺盛活力。
     
         “唱衰”东北和正视问题是两回事
      刘力臻(东北师范大学原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总结形形色色的“唱衰”东北的论调不外乎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反市场经济的论调,认为是市场经济搞坏了,验证了市场经济的失败,这是一种错判的“唱衰”。第二种是借机“唱衰”中国的论调,以此验证中国崩溃论,这是一种恶意的“唱衰”。第三种是疑虑和担忧的论调,因为东北的优质经济要素在外流,经济增长数据恶化,担心东北是不是真的不行了?这是一种跟帮的“唱衰”。大部分的“唱衰”是这种出于疑虑和担忧的“唱衰”。
      我认为对这三类论调,谬论要驳斥,恶意要反击,疑虑、担忧要化解,东北振兴要有新的举措。驳斥对东北的“唱衰”,不意味着否认东北经济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我认为东北经济存在三大主要问题:一是思想观念保守,二是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三是产业结构失衡。但上述三大问题喻示着东北经济振兴的广阔空间。观念保守会阻碍创新,但一旦思想解放了,观念创新的红利不可估量。东北的国企比重过大,但它的制度和产权改革的红利也大。东北的产业结构失衡较为严重,但其成功调整后的效应也最明显。只要我们利用市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改革,化解难题,东北必定有光明的前途。
     
          辩证看待“新东北现象”
      梁启东(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怎么看待前十年东北振兴的成绩?东北三十年前的历史贡献不能抹杀,前十年振兴的成绩不能抹杀,绝不能用现在东北经济下滑的态势来否定前十年振兴的成绩,甚至否定中央的战略决策。从经济数据看,过去十年振兴发展的亮点很多,包括经济发展的速度、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所有制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东北取得了巨大成绩。
      东北经济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症结在哪里?外因方面主要是前十年国际市场的大宗产品超级周期波动,对东北这种重化工敏感地区影响最大;内因方面我总结为“两个集中(经济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和体制机制性的集中显现)”、“三个衰退(资源衰退、结构性衰退、体制衰退)”、“一个消失(人口红利消失)”。
      怎么看待“唱衰”东北的社会舆论?这里面有各种声音,哪些值得评?哪些不值得一评?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都是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分出类来研究,以便针对问题对症下药。对经济困难的症结要全面剖析,剖析的越深越透越好。
      东北当前经济形势有外界“唱衰”的那么可怕吗?我认为言过其实,因为东北的实情是:工业难受,服务业不难受;传统产业难受,新兴产业不难受;重化工业难受,轻工业不难受。我们还要看到当前经济的亮点,吉林现在已经超过全国平均速度了,这就是一个亮点;另外服务业是个亮点,工业里边也有亮点,新兴产业有亮点,农业也有亮点,把这个亮点说透,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
      东北振兴发展思路和出路在哪里?振兴的实质是创新、振兴的主线是调整、振兴的途径是市场、振兴的要求是全面、振兴的条件是开放、振兴的力量是自己、振兴的关键是环境。东北经济应该有一个“疗伤期”,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东北不懈的努力,不能搞短期行为、政绩工程。此外我们要认识到东北振兴的市场主体——企业的问题,央企改革是东北国企改革的核心,民营经济是东北振兴的主力,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救东北,民营经济富东北,民营经济活东北,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同时在产业结构方面我们要弥补新兴产业及新业态、生产性服务业和轻型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消费品工业)这三个短板。此外,要把营商环境的改善当成东北振兴的一个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
     
            立足转型发展 积极主动作为
      谢地(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近年来“唱衰”东北的声音确实不绝于耳,要对它进行理性分析,其中涉及一系列问题,都亟待我们做出回答。
      东北经济是否已经陷入衰退?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东北经济发展暂时趋缓属于老工业基地的演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
      东北人口外流怎么看?人口外流是“唱衰”东北的重要由头。但人口下降会缓解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承载能力的资源约束,有利于降低失业率,缓解失业安置的社会压力,东北应利用好人均资源占有量、人均资本占有量上升的机会,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一个短期抑或是长期的过程?日本北九州地区从着手淘汰落后的煤炭行业到彻底完成对煤炭行业的改造,耗时近40年;德国鲁尔地区对其落后产能的改造也持续了30余年。国际经验表明,老工业基地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也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东北新一轮振兴政府应该如何作为?因为东北目前经济生活中的若干矛盾仍然属于长期计划经济的遗产,要破解这些问题,离不开政府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以及资金和政策支持,离不开地方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在“法治东北、信用东北”建设方面的持续改进。
      东北振兴国有企业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必须把东北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中之重。
      民营经济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民营经济将发挥什么作用?新一轮东北振兴,必须像重视国有经济一样重视民营经济,像曾经特别支持外资经济一样更加特别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要支持民营企业转方式、调结构,进入“新经济”领域,吸引民营经济通过混合所有制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吸引民营经济通过PPP等方式参与城市公用事业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产权制度安排,稳定民营企业预期,保障其合法权益,更好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新一轮的东北振兴是否需要产业政策?国际经验表明,产业政策在老工业区振兴的过程之中是不可或缺的。新一轮东北振兴同样需要合理的产业政策以规避市场调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时滞及盲目性,有效发挥政府干预的时效性。产业政策主要应该是导向性的。政府不是全知全能的,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也要着力规避不恰当的产业政策。
     
             气可鼓不可泄
      王雪雁(吉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当前东北振兴进入攻坚的关键时期,“气可鼓不可泄”。面对东北经济的问题和外界的各种声音,我们应多一份冷静,少一分焦躁,多一分理性,少一分盲从,发展信心来自理性认识。
      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此后东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在快速增长中体制和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2013年后,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东北经济的困难持续加大。
      东北目前的困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从世界看,伴随工业化进程,工业基地都经历过一个从开发期、鼎盛期、衰退期到振兴期的演变过程,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困境是世界各国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走出东北困境的出路在于转型升级,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后备资源,雄厚的科技实力以及较好的人力资源等,这都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强有力的保障,从这些优势出发,制定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战略,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闯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得到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这条发展新路的特征是“变”,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东北应该“变”什么?要变观念,变体制,变结构,变举措,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
      保持定力 稳中求进
      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要理性看待“唱衰”的问题。一方面要坚信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一唱就衰,西方国家唱衰中国多少年了?但是现在看中国的发展如何?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东北确实存在问题,如经济增长下滑、人才流失、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等等,对这些问题一定要辨证分析。因此,面对“唱衰”,保持定力很重要,而保持定力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跳出经济学角度,全面认识到东北的优势和潜力。东北的优势和潜力是非常显著的。一是土地、森林、矿产、湿地、江河、区位等优越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二是产业基础的雄厚也是有目共睹的,第一产业农林牧质量和产能都领先全国,第二产业制造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服务业这些年也高速增长;三是东北的城镇化水平很高;四是东北的教育与科技基础也比较深厚。在这些资源基础上谈振兴,我们应该充满底气,很容易看到我们的潜力。特别是东北三省在国家整个的战略布局当中的地位很重要,也一直被高度重视,这对东北来讲是机遇,我们需要国家政策,但不能依赖政策,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战略赋予东北的红利,这就需要我们东北做好改革创新。
      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我只谈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社会治理现代化,这应该是振兴的真正动力。一是理念与精神层面,树立和贯彻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契约精神和理性精神;二是制度环境层面,真切地推动法治化建设和打造服务型政府,法治环境最能聚人聚财。三是经济政策层面要扩大开放,搞好民营经济;四是社会文化层面,提升人的素质尤其是精英阶层的素质,提升市场经济和社会文明水平。
     
          用光荣历史振奋精神
      田克勤(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
     

      要真正化解东北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就必须认清东北地区的历史和现实,全面分析和把握东北地区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东北的历史有四大亮点:一是在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东北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形成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二是抗战胜利后,党在东北通过领导人民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为解放东北全境、全国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为战略后方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四是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各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和进步,在2003年以来第一轮东北振兴中,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这些历史上的亮点,为我们今天振兴东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当前影响东北振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提振东北干部群众、特别是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提升实现东北振兴的自信,增强实现东北振兴的勇气和担当精神,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在科技、教育和文化以及人才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的优势,充分发挥中央关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举措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东北共产党人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走出一条摆脱困境、实现振兴的新路。
      要看到挑战 更要看到希望
      丁晓燕(吉林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
     

      理性看待东北振兴发展,我认为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看到成绩。就吉林而言,仅“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跃上了三个台阶、完成了两个翻番、实现了一个超越。
      第二要看到挑战。一是面临新经济快速发展的挑战,东北地区传统产业仍处于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刚刚起步;二是面临要素流出的挑战,发达地区对资源要素已经形成“洼地效应”,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加速向南方流动,导致东北地区吸引人才、创新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难度加大;三是面临大宗产品价格下跌的挑战,粮食和矿产资源一直以来都是东北地区的传统优势。随着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一方面大宗产品价格急剧下跌,另一方面面临着原油、煤炭等资源枯竭以及林业禁采,致使东北地区经济稳增长的压力加大。
      第三要看到希望。一是经济下行趋缓,主要经济指标逐步趋稳,从GDP增长率看,吉林、黑龙江今年前三季度和去年比有所回升,特别是吉林,自2014年一季度以来,GDP增速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新动能加速集聚,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成效,一些新产业新业态在东北加速发展,成为区域发展新动能新亮点的重要表现。今年前三季度,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同比分别增长8.2%,高于工业,医药健康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幅更是超过10%,这表明经济增长的“含金量”在提高;三是中心城市发展势头较好,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条中轴线上集中了东北大约50%-60%的经济总量,这些城市发展势头还很好;四是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吉林完成民间投资近4000亿元,实现15.1%的增长。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