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价格仍探底,为何大全能源逆势抛出150亿元扩产计划?
12月13日晚间,大全能源公告披露了高达150亿元的新疆硅基新材料产业园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但投产时间并未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多晶硅行业正处于下行周期,硅料价格仍在探底,不少上游硅料企业都选择将多晶硅项目延期投产,大全能源却选择在此时逆势抛出了大手笔的扩产计划。
对于逆势扩产的举动,有市场观点认为,未来硅料企业业绩的增长点不是价格,而是出货量。这或许也是大全能源积极扩产的最大动力。
从其自身近几年来看,行业寒冬下,大全能源也受到了硅料价格下行的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8.78亿元,同比下滑47.81%,净利润为51.15亿元,同比下滑66.09%。
与此同时,二级市场上也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股价暴跌之下,其股票持有者首当其冲。比如,去年7月份大全能源110亿元定增的参与者。
该次定增中,大全能源发行价为51.79元/股,有19家发行对象获配。但截至12月14日收盘,大全能源报28.49元/股,较定增发行价跌近45%,现在仍有富森美、宁波信达华健等多家当时获配的机构位列大全能源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这些机构和公司显然已经被大全能源牢牢“套住”。
逆势抛150亿扩产计划
在硅料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大全能源却选择逆势扩产,抛出了150亿元的投资计划。
12月13日,大全能源公告,近日与石河子市人民政府、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及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约定公司在新疆石河子市投资建设“大全能源硅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公告显示,该项目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建设,计划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150 亿元。其中,一期项目计划投资人民币7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及配套15万吨工业硅、120万支圆硅芯项目;二期计划投资人民币7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及配套15万吨工业硅、100万支圆硅芯项目。
大全能源表示,公司此次在石河子市投资建设项目,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主营业务结构,实现公司产品结构的多元化,提升公司综合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将扩充高纯多晶硅的生产能力,带动产品产量提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公司高纯多晶硅业务的市场份额。
大全能源还强调,公司本次对外投资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正常生产及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其账上货币资金总额为206.7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多晶硅正处于行业下行周期,行业供需关系发生改变,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硅料价格出现跳水。这种情况下,大全能源仍选择“豪掷”150亿元扩产,与行业动向截然相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12月13日发布的价格周报显示,当周N型硅料成交区间在6.5-7万元/吨,成交均价为6.8万元/吨,环比下降0.15%;单晶致密料成交区间在5.8-6.2万元/吨,成交均价为6.02万元/吨,环比下降0.33%。而在今年2月份,相关多晶硅材料价格还在24万元/吨以上。
今年以来,面对硅料的跌跌不休,不少上游硅料企业都受到了影响,如合盛硅业、通威股份、TCL中环等多家上市公司都公告旗下硅料相关项目发生变动,包括项目延期、终止募资等。
今年10月,大全能源也宣布决定将全资子公司二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4年第二季度,该项目原计划将于今年底建成投产。大全能源表示,主要受市场环境、供需关系等客观因素以及公司实际建设进度的影响,上述项目整体实施周期有所放缓,导致实施进度较原计划有所滞后。
对于与行业背道而驰的动向,有市场观点认为较长时间内硅料将延续L型走势,再回到去年高点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未来硅料企业业绩的增长点不是价格,而是出货量。这或许也是大全能源积极扩产的最大动力。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硅料业务是重资产模式,固定资产投下去,是光伏最难退出的环节,这也是隆基绿能不愿进入这一环节的重要原因。未来硅料价格是下行趋势,大部分硅料企业将是亏损状态。
或是基于此,大全能源也并未明确此次项目的具体开工、投产时间或建设周期,出资节奏和盈利性如何也仍是未知数。
“落寞”的大全能源
回溯最近一轮多晶硅行情,2021年开始,因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供需错配,多晶硅料价格从8万元/吨一路暴涨,2022年,硅料价格最高曾触及33万元/吨。
在硅料上游的超级“牛市”下,大全能源也曾赚得盆满钵满。
据了解,主要从事高纯多晶硅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所生产的硅片应用于下游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生产。大全能源与通威股份、保利协鑫和新特能源还被并称为“硅料四大天王”。
大全能源在2021年7月以21.49元/股的发行价登陆A股,2021年9月公司股价就一度飙升至96元/股。
业绩上也是一路攀升,2021年,大全能源实现营收108.32亿元,同比增长132.23%,归母净利润为57.24亿元,同比增长448.56%。2022年全年,大全能源实现营收309.40亿元,同比增长185.64%,归母净利润跃升至191.21亿元,同比增长234.06%。2021和2022年,大全能源的销售毛利率也分别高达65.65%和74.83%。
但受产业内周期性库存消耗,叠加新增产能陆续释放的影响,国内多晶硅供给量大幅增加,进而导致多晶硅价格快速回落,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多晶硅、组件产品价格降幅分别达60%和40%。硅料已难现昔日风光,大全能源也迎来意料之中的业绩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大全能源实现营收128.78亿元,同比下滑47.81%,归母净利润为51.15亿元,同比下滑66.09%。其中第三季度,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87.61%。毛利率和净利率则分别为45.88%和39.72%,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28.1个百分点和21.41个百分点。
对于业绩表现,大全能源在三季报中给出的解释均是“受多晶硅价格下降影响”。数据显示,1-9月,大全能源多晶硅产量为13.68万吨,同比增长36.67%;销量为14.01万吨,同比增长27.93%;但单位销售价格为91.26元/公斤,同比下降了59.26%。
此外,大全能源核心高管及技术人员也在不断地流失。今年6月,2008年进入公司工作,曾先后担任质量总监、副总经理的谭忠芳离职;8月,大全能源的两员大将,董事LonGGEN ZHANG(张龙根)、董事兼总经理周强民辞任;11月,2007年加入公司、2017年7月起任公司技术部经理的赵云松离任。
多家机构被“套牢”
行业不景气加上业绩下滑,大全能源的股价也进入了漫漫熊途。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此次大全能源逆势投产似乎也没溅起多大的水花,截至12月14日收盘,大全能源涨0.60%,报28.49元/股,目前市值611.1亿元。年初至今,大全能源股价累计下跌未40.25%,较2021年9月的历史高点96元/股,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达70.32%。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司最为“春风得意”的2022年,大全能源还曾推出一项110亿元的定增募集计划。
公告显示,2022年7月,这项定增募资计划完成,发行数量为2.12亿股,发行价格为51.79元/股,总募集资金为110亿元。
在这次定增募资中,共有兴证全球、财通基金、富森美等19家发行对象获配。
从获配金额来看,兴证全球获配股数及金额最高,其获配金额为24.02亿元。此外,财通基金获配金额为14.72亿元,国泰君安资管获配8.19亿元,上市公司富森美获配3.20亿元。在获配发行对象名单中,还有华夏基金、南方基金、诺德基金、泰康资管、UBS AG等知名机构现身。
不过,大全能源如今的股价较当初的发行价51.79元/股已下滑近45%。
而据三季报披露的大全能源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现在仍有富森美、宁波信达华健投资有限公司、芜湖信达降杠杆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南京州博方维企业管理中心等多家机构位列大全能源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其中富森美曾在今年2季度减持13.35万股,其余大部分在获配后还未有过减持动作,但它们手中所持有的大全能源股份价值已不满当年获配价的六成,这些机构和公司显然已经被大全能源跌跌不休的股价牢牢“套住”。
目前看来,面对行业的下行期,这次大全能源“逆水行舟”的尝试最终是石沉大海,还是闯出一条生路,这些被套住的机构又能否“解套”,还未可知。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