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降幅不到1%,专家:有这些原因
2023年,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复苏,以及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跃升,国内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降幅有望持续扩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的主要目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就在一周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8%。
尽管上述数据显示节能降耗减排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但多位业界人士表示,对比“十四五”期间的量化目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202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降速何以放缓
2021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7%,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8%。
2022年上述两项指标的降速分别放缓至0.1%和0.8%,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两项指标降速放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经济增速降低了。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为3%,不及2021年经济增速8.1%的一半。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例,其计算方式为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除以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因此也会受到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直接影响。
二是能源消费的增长,尤其是煤炭消费的增长。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2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54.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4.3%。综合来看,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尽管疫情使得国内的服务业受到了较大的影响,GDP的增长速度降下来了,但是基本的能源需求,特别是和民生相关的能源需求还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使得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不甚理想。去年的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但也不是一个常态,而是短期的波动,具有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两个方面的特殊性。”周大地说。
对于全年国内煤炭消费不降反增,有部分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受到国际油气价格高位震荡影响。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大涨并推高了全球天然气价。2022年亚洲JKM天然气均价约为34.1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上涨超80%。油价方面,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呈现“上半年冲高破百、下半年持续回落”的特征。2022年3月8日,地缘政治冲突,加上全球原油库存低,2022年原油价格升至2014年以来经济通胀调整后的最高价格。
周大地表示,尽管国际油气市场的价格波动必然会使得一部分用能转为煤炭替代,但难以将其归结为煤炭增长的主要原因。近一年来,煤炭的现货价格偏高,而且很多场景下的用能也不能灵活改用煤炭,需要设备、供应链等多个条件的配合。
“我认为煤炭生产与消费的增长与一些地方为追求经济增速,刺激煤炭生产和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外贸出口存在比较大的联系。在煤价高企的情况下,煤炭开采业的利润极其丰厚,所以近两年几个产煤大省的财政状况表现很好,这也刺激了地方加速煤炭生产。另一方面,煤炭生产出来需要下游消费,所以又弄了很多化工原料出来,使得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又在大量出口。这种情况不可持续,不能因为抢速度就走上低端产能盲目扩张的路子,还是要采取措施追求高质量发展、落实节能减排。” 周大地称。
“五年算总账”加快推进绿色转型
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提出:优化考核频次,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避免因能耗指标完成进度问题限制企业正常用能。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当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多位业界人士表示,过去一年,我国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这有效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以及统筹经济发展和减排,也在客观上使得各地的能耗强度指标没有“被卡得特别严”。而碳排放方面,由于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60%,因此全国煤炭开采和消费的增长也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随之波动。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与环境专委会秘书长王卫权对记者表示,从2020年起,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四年提出保障能源安全。在国际局势动荡加剧能源资源供应脆弱、国内能源需求增长,伴随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能源安全问题持续受到高度重视。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国内能源及煤炭发展的重要方向。
“即便在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情况下,煤炭也是保障新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的压舱石。在‘三北’地区,现在基本都是“风光火”打捆外送,这样比单纯送风电光伏出力更平滑、更可控,这意味着国内对煤电煤炭的需求,短期内很难很快下降。”王卫权称。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王卫权表示,目前中国在燃煤发电方面的清洁发展水平已经走到世界前列。但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仅体现在末端的燃烧环节,还有开采、洗选等许多环节。比如,煤矿瓦斯的抽采利用、矿井水的回收利用、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从这些角度而言,要实现煤炭全产业链的清洁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另外,从减碳的角度而言,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不过,目前在缺乏方法学和交易机制的情况下,其项目经济性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面临挑战,有待进一步完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记者表示,过去一年的特殊情况使得能耗和碳排放强度目标降幅不佳,但是距离“五年算一次总账”仍有约三年时间,足以加把劲把之前的欠账补回来。
他认为,2023年,国内经济将加快复苏,国际能源市场也有很大可能回归相对稳健的状态。在此期间,一方面各地要努力“开源”,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消纳和存储,另一方面要坚持“节流”,做好节能工作、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