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环境 > 环保要闻 >

    我国有机废气治理进入深水区

    2025-10-24 11:18 [环保要闻]  来源于:中国环境    作者:徐卫星
    导读:原标题:我国有机废气治理进入深水区,VOCs控制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向高效低碳智能转型 工业源VOCs排放仍处高位,但治理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追求达标排放,如今要实现减污降碳。10月23日,长江经济带环保产业协同创新推进会暨第十四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
    原标题:我国有机废气治理进入深水区,VOCs控制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向高效低碳智能转型
     
    “工业源VOCs排放仍处高位,但治理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追求‘达标排放’,如今要实现‘减污降碳’。”10月23日,长江经济带环保产业协同创新推进会暨第十四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减排与控制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会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郝郑平这样概括行业现状。
     
    这场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专题会议,吸引了来自科研机构、VOCs治理企业和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约800名代表。与会的多位专家认为,随着臭氧污染防治持续深入、“双碳”目标加速落地,我国有机废气治理产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粗放治理走向精细化管理,从单点末端控制迈向系统化、智能化、低碳化治理。
     
    完整产业链形成:从材料到服务协同升级
     
    “如今VOCs治理,早已不是简单的设备买卖,而是一整套系统工程。”会上,一家行业龙头企业代表介绍说。
     
    近年来,我国有机废气治理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上游净化材料领域,活性炭、氧化催化剂、陶瓷蓄热体、膜分离材料等核心产品加快升级;中游设备制造能力显著增强,RTO、RCO等高效净化设备广泛应用于涂装、印刷、制药等行业;下游的监测服务、运维管理及“绿岛”治理平台则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专家指出,产业链的完善不仅带动了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也催生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推动行业创新的重要力量。龙头企业在系统集成和成本管控上不断突破,中小企业则深耕细分领域,在生物净化、催化材料等方向实现差异化竞争。
     
    据郝郑平介绍,目前,我国VOCs治理市场规模约1150亿元,参与的企业业务类型包括:治理工程、检/监测、咨询与培训、第三方运营服务4大类。其中,治理工程仍是行业主体,占比65.2%;其次是第三方运营业务,占比约17.4%。
     
    会议上,“绿岛模式”成为讨论最热的话题。作为中小型污染源VOCs和恶臭深度治理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其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所谓“绿岛”,是指以园区或产业集群为单位,通过建设集中回收与再生平台,统筹解决企业分散排放带来的治理成本高、管理难问题。例如,活性炭分散吸附后集中再生、溶剂分散回收后集中提纯等模式,已在印刷、家具制造、汽车维修等行业取得良好成效。
     
    “对小微企业来说,单独建一套高效治理系统几乎不现实。‘绿岛’的好处是集中治污、统一监管,既减成本,也减排放。”来自江苏的一位企业代表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集约化、共享化的治理方式,正在成为我国中小企业VOCs治理的“破题之举”,也是未来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重要方向。
     
    政策压力叠加“双碳”引领,行业加速洗牌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环境保护税法修正草案》,明确将挥发性有机物(VOCs)全部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此次修法旨在解决现行法律仅对苯、甲醛等18种VOCs征税的局限性,覆盖300余种未纳入监管的VOCs污染物,以应对臭氧和PM2.5协同治理需求‌。
     
    专家分析,此举与臭氧污染防治形势紧迫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多地夏季臭氧超标仍较突出,而VOCs正是形成臭氧的关键前体物。另一方面,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让VOCs治理成为“减污降碳协同”的重要抓手。
     
    “‘十五五’期间,VOCs将全面纳入环保税征收范围。这不仅是监管强化,更意味着治理方式要从‘被动达标’走向‘主动减排’。”郝郑平表示。
     
    “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不同行业的VOCs排放量来看,影响最大的行业包括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行业,试点行业大概率也会包括这些行业。此外,煤化工、制药、农药等排放大户也会有重要影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栾志强向记者表示,在各类大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SO2、NOx、VOCs、NH3等)中,VOCs的排放量最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最大。因此,VOCs治理是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通过税收可以用市场化机制解决目前在大气环境治理中最为困难的VOCs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
     
    “大型国企由于有比较完善的检测计量手段,对企业排放情况比较清楚,自然应对能力较强。中小型制造业,特别是具有涂装、印刷、涂布等溶剂使用工序的企业,将会受到重要影响。”栾志强表示,VOCs税率达6万元/吨—18万元/吨,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为合规企业腾市场。这势必对有些行业的市场格局或产业转型会造成很大影响,如包装印刷行业由于大量使用溶剂型油墨和胶粘剂,新政实施必将会促使水性油墨和环保型胶粘剂的大量使用,快速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水平。
     
    技术创新提速,治理从“治污”走向“治碳”
     
    会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我国VOCs治理技术正从传统的“治污四方向”向“新四化趋势”演进。传统阶段,治理重点在于强化溶剂回收、提高能效管理、优化焚烧工艺与恶臭治理,而如今,行业正向深度治理、材料创新、数字化控制与设备标准化迈进。
     
    以溶剂回收为例,在制药、农药、印刷等行业,通过冷凝、吸附、膜分离等多级组合工艺,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在高浓度废气治理中,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沸石转轮浓缩技术成为主流;而在恶臭治理领域,生物滤池和生物滴滤塔凭借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的特性,正成为新的技术热点。
     
    “VOCs治理的未来,不仅要高效,更要低碳。”郝郑平指出,“节能、回收、智能控制,将是下一阶段竞争的核心。”
     
    尽管行业整体水平提升显著,但小微污染源治理仍是难点。目前,我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仅一个地级市涉VOCs排放的小企业就可能达到数千家。这些企业普遍采用低效治理设施,存在运行维护不到位、设备老化严重等问题。
     
    业内建议,未来应加强精细化管控和分级治理,推广集中治理、共享运维的区域模式,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财政和技术支持体系。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