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一体化统筹“士气”劲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焦玉娟 通讯员 程鑫)连日来,柴达木盆地最低气温已降至零摄氏度以下,青海油田千里气区铆足气力提升供气能力,加强运行组织,优化产量管理,强化措施保产,提升新井贡献,全力筑牢天然气保供稳产基础。
为全力保障天然气冬季高效运行,青海油田于今年7月成立了天然气上产与保供专班,推行产运销一体化,统筹编制冬季保供方案,大力实施提产举措,全力以赴协调组织冬供各项事宜,坚决夯实冬季保供“底气”。
精细产量管理,提升供气能力。油田组建现场固定帮扶小组,从措施、新井、重点工程上深入挖掘产量增长点,制定产量及重点工作运行大表,实施“挂图作战”;采取清单式作业、节点式推进、台账式督导等措施,使气区日产量从最低的1450万立方米快速提升至1520万立方米。
深挖措施潜力,扩大保供增量。油田按照效益排队原则,建立“气井措施库”,加强冬供措施储备,坚持“一井一策”,加大长停井治理力度。截至目前,气区已完成各类措施941井次,措施有效率提升至90.2%。
做足新井增量,提升产量贡献。通过更新水侵图版、砂体展布情况等4类成果,实时进行井位验证优化、动态调整,严格落实“完钻一口、投产一口”的要求。截至目前,投产新井70口,日增气81万立方米,新井配产符合率达101%。
提高工程效率,保障高效供气。为突破主力气田地面集输瓶颈,提升气田低压井贡献,青海油田加快涩北气田单井流程优化等工作,推行地面“345”工作法,严把时间节点、优化组织协调、强化工序衔接,提升低压井日产气量40万立方米。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