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的“红衣雪雕”
3月5日5时30分,大庆油田采油二厂作业四区采油7-4队中转站值班员工,发现液量比两个小时前少了10余立方米,便立即向队部汇报。
在松嫩平原乍暖还寒的3月,管线穿孔像感冒一样时常发生,生产抢修便成了家常便饭。
“肯定是有高产井发生故障或是管线穿孔了。”值班干部王久旭凭经验作出判断。他不等参加早会,便驱车逐口井巡查起来。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当路过南6-丁4-更132井时,王久旭发现不远处的雪地里正冒着热气。他下车一看,果然是这口井的掺水管线穿孔了。
穿孔管线找到了,难题也来了:这口井紧挨着一家白灰厂,照这个速度漏下去,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影响到白灰厂。
“必须马上堵漏!”王久旭当即联系作业区调度,申请挖沟机和电焊车支援,并通知维修班员工庄喜春到现场和他一道抢修。
抢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7时40分,挖沟机忽然停了下来。司机摇着头下了车:“不能挖了,雾气太大,根本看不清,再挖下去怕把好管线给挖坏了。”
王久旭见状,抄起铁锹跳进近1.5米深的坑中,庄喜春也紧随其后跳了下去。俩人一边小心翼翼地挖着,一边仔细查找漏点,时不时还扔下手中的铁锹,干脆上手……终于,漏点找到了,早在一旁准备就绪的作业区维修队的电焊师傅迅速跳进坑里,开始焊接堵漏。
这时,细心的王久旭喊道:“等一下,这还有一处。”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还有一个漏点。正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第二个漏点处时,又听趴在管线旁的王久旭喊:“漏点下面还有一个漏点!”
原来,第三个漏点就在第一个漏点的正下方,不仔细看很容易被忽略掉。“怪不得漏的速度这么快。”庄喜春也上前一起核实。
“漏点大,还多,管线腐蚀得太严重了,换新管吧。”王久旭说着从坑里爬了出来,“抓紧时间,天太冷了,停机时间一长,管线得冻。”
王久旭和庄喜春二人迅速回队取来一根新管,拆、卸、装、连……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新管线换好了。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加上地热气,让抢修队员们的脸上、头发上、眉毛上全都上了一层霜,远远看去,好似一个个红衣雪雕。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