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石油 > 石油要闻 >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形势与展望

    2016-11-29 10:47 [石油要闻]  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作者:李寿生
    导读:我国 石油天然气产业 是中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
            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是中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尤其是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的增强,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十二五”时期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

            一是原油产量保持平稳,天然气产量增速较快。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65亿吨以上,新增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3.5万亿立方米,油气剩余技术可开采量分别为35亿和5.2万亿立方米,比2010年增长10.4%和37.4%。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2.14亿吨,同比增长2%,天然气产量13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

            二是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新进展,页岩气商业化应用步伐迈出较大一步。2015年我国页岩气新探明地质储量4373.79亿立方米,页岩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达到1303.38亿立方米,当年的产量4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2.6倍,我国在四川、鄂尔多斯、新水、湖南等地区开展页岩气的勘探,在四川建立了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区,2015年我国煤层气力量量达到80亿立方米。

            三是油气消费保持增长,石油消费增速有所放缓。2015年我国原油消费量5.43亿吨,同比增长4.9%,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9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9%,受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放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油气消费增速下降,”“十二五””前四年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消费增速为4.3%,比十一五的平均增速下降三分之一。

            四是油气加工能力增强,成品油品种间差异较大,2015年我国炼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7.97亿吨,其中200万吨以上规模企业113家,总能力为7.46亿吨,全年加工原油5.22亿吨,同比增长3.5%,成品油消费总量3.18亿吨,其中汽油、柴油、煤油分别为1.16、1.74和277万吨,时”“十二五””增速是11%、3.5%和9.7%。

            油气管网建设和石油储备快速发展,截止到2015年底,已建成的油气管道总里程17.2万千米,形成了连通海外、横跨南北的管网建设。资源调配和功能能力不断增强。2016年“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我国油气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围绕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总体实现了平稳开局。今年1至9月,全国原油产量1.56亿吨,同比下降6.1%,天然气产量103.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原油加工量4亿吨,同比增长2.1%,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年原油产量达到2.02亿吨,仍然稳定在两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达到14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2%,保持较快增长。

            总量上看,我国属于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目前石油以探明储量25亿吨,排世界第14位,天然气探明储量3.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13位,特别是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关数据显示,我们主要盆地致密油地址资源量80到100亿吨,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技术可采量30到37万亿立方米,发展非常规油气对稳定油气生产、保障能源供给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从人均占有资源来看,我国又是油气相对贫乏的国家,石油人均占有量为1.85吨,仅为直接平均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天然气资源人均占有量26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左右。

            “十三五”期间,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汽车保有量快速的增长,居民用燃气发电用气增加等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加对油气资源的需求,油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会进一步的提高,战略地位和作用将会进一步的凸显,特别是天然气作为低碳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目前,天然气占我国一次能源比重仅为6%,而全球平均人均水平为472立方米,我国人均是114立方米。人均能源占比全球24%,中国仅为6%,我国天然气市场仍然是快速发展早期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石油天然气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油气勘探难度不断加大。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生产的不断推进,隐蔽、复杂油气藏是勘探主要对象,地质条件复杂是勘探的重点目标区,剩余常规油气资源品质较差,低渗透、特低渗透、深埋藏和稠油等低品质的资源比重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探明油气储量中低渗、超低渗储量占油气储量是70%至90%,规模有效利用的难度日益加大,中国油气勘探整体进入低品类资源勘探开发阶段。

            二是国内成品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2015年我国炼油能力7亿多吨,2020年全国炼油能力将超过八亿吨,预计“十三五”期间成品油需求年增长速度为3.1%,较”十二五”期间下降2.3个百分点,2020年国内成品油需求量为3.5亿吨,国内成品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三是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2015年我国原油进口3.28亿吨,天然气净进口582亿立方米,今年1到9月净进口原油同比增长6.2%,天然气进口5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预计2016年全年进口原油3.75亿吨,同比增长14.3%,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5%,进口天然气70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2%,对外依存度达到33.2%。

            四是成品油中柴气油比矛盾突出。成品油消费增速继续放缓,气高柴低的特点明显。今年1到9月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8896.1万吨,同比增长7.6%,消费中柴气比由上年的1.49下降到今年1.36,“十三五”期间柴油消费继续延续下降的趋势,汽油和航空煤油消费保持增长,柴气比进一步下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五是页岩气开发面临技术和成本双重挑战。页岩气重点地区,一半以上地质深度超过3500米,深层开发技术尚未成熟,页岩气单井建厂投资较高、产量低,产量的递减速度比较快。目前传统石化能源价格下跌,预计今年原油的平均价格是每桶原油45美元,比最高时130多美元下降很多。

            为了完成“十三五”的目标,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要贯彻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引导油气消费的优化升级,加大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快油气管道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原油产量稳定,增加天然气有效供给,实施节约替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多元供应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一是突破一批勘探开发核心技术,提高新老油田开发效率,重点开发低品类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技术和提高常规及老油田采收效率的技术,形成系统配套高效低成本的技术装备体系,保证国内油气长期稳定的增长。

            二是大力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重点突破页岩气和煤层气开发的新技术,开发页岩气勘探气体钻井等技术装备,加快产业化示范建设,推广应用水平井工厂化作业模式,提高单井产量,实现规模效益开发,大力发展清洁替代能源,扩大交通燃油替代规模,支持非粮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技术的研发与示范,优化油气供给结构。

            三是积极开展石油产业升级改造,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按照规模化、园区化、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有序推进石化产业基地建设、优化产业布局。

            四是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油气行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放开垄断性领域的竞争性业务,实现全产业链的公平准入,促进油气市场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完善油气勘探开发政策,支持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和遍及油田的有效开发,鼓励开发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放宽进口限制,完善炼油企业的进口原油资质和使用权的审批制度,进一步深化国内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改革,推进成品油消费税的改革,完善天然气利用价格,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五是深入贯彻“一带一路”战略,提高国际合作水平。“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着丰富油气资源,我国80%的油气进口来自于“一带一路”国家,同时这些国家也非常具有下游产业发展的潜力。发挥我国油气和石化行业比较优势,鼓励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优质产能走出去,与国外企业和“一带一路”国家深度开展资源、技术、资本和市场的合作,进一步推进油气管道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当地项目建设和改造,推进油气资源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的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

             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国年增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8900亿立方米,石油需求年增长2.6%,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将达到6.1亿吨,国内成品油需求量达到3.5亿吨,原油产量保持在2亿吨以上,页岩气可形成30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煤层气利用量达到150亿立方米。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