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石油 > 矿区新闻 >

    抚顺石化“亏损王”华丽转身变“盈利标杆”

    2016-08-22 09:13 [矿区新闻]  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作者:《经济参考报》
    导读:身处过剩行业,身背厚重负担,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如何逆市突围?曾为中石油系统亏损王的抚顺石化公司近期以大幅增长的盈利势头,向人们展示了供给侧改革的巨大潜能,对老国企具有借鉴意义。 拥有88年历史的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是我国炼油工业的摇篮。2011年以
      身处过剩行业,身背厚重负担,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如何逆市突围?曾为中石油系统“亏损王”的抚顺石化公司近期以大幅增长的盈利势头,向人们展示了供给侧改革的巨大潜能,对老国企具有借鉴意义。
     
      拥有88年历史的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是我国炼油工业的摇篮。2011年以来,受国内产能严重过剩和历史负担沉重等影响,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年均亏损逾60亿元,成为中石油27家炼厂中的“亏损王”。
     
      2014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在克服资源不足、大庆原油价格较高等不利因素后,2015年盈利3288万元。今年1-7月,公司盈利21.3亿元,一跃成为中石油的“盈利标杆”。
     
      “眼睛向外盯市场,一切生产组织围绕市场转,是转变的开始。”抚顺石化总经理李天书说。具备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能力的抚顺石化下属工厂、车间众多,原先安排一个任务往往能维持几个月,各单位习惯于“低头拉车”搞生产,罕有“抬头看路”盯市场,有时候产的多亏的多。如何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品种、开发新品,成为扭亏关键。
     
      抚顺石化财务处长史新民介绍,公司构建了与市场联动的经营预警机制,各工厂、车间乃至班组每天的盈亏状况,系统都做出核算和分析,并以此指导生产。“一句话,什么赚钱就扩大生产,不赚钱就迅速调整掉!”
     
      去年,公司对创效能力强的石蜡、高标号汽油等扩大生产,并开发10余项市场紧缺的新品,帮助增收5个多亿。不久前,销售人员发现一种聚乙烯膜料在华南市场很受欢迎,技术人员马上介入研究,仅3个月后新产品就推向市场,每吨比老产品多盈利150元。
     
      记者日前采访看到,83米高的金属塔一柱擎天,巨型管道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生产中的抚顺石化石油二厂蒸馏一车间安静无声。“蒸馏是原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以前公司同时开启两套装置,哪套都开不满。”车间党支部书记贺文革介绍,去年公司经反复检测果断停掉一套设备,剩下的装置满负荷运行,“现在看来,规模效应凸显,成本、损耗均大幅降低。”
     
      李天书说,用传统眼光看,拥有2万多名员工,上十万台套大小设备的企业,难免有跑冒滴漏和运行损耗,而补齐生产组织的短板,练好内功,则能较好实现公司内部人与人、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紧密协同,最大限度实现高效运转。
     
      近日,记者列席了抚顺石化的一次例行早会。在一处价值1500万元的设备改造上,基层希望更换新设备,而公司领导则要求维修原设备,双方讨论得颇为激烈。
     
     
      技术专家出身的钱新华最近正计划“复活”一套已闲置5年的酮苯脱蜡装置。“如果报废卖废铁,这套装置顶多值2000万元,但如果投入1.5亿元改造,则能代替投资5亿元新建装备。”据测算,改造后这套装置每年可创效4.5亿元,半年就可收回投资。
     
      企业搞供给侧改革,离不开补短板、降成本、调结构,更好地为市场提供有效供给。李天书认为,这些目标的实现,说到底要靠人,创建一套科学机制调动国企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供给侧改革才能推向深入。
     
      在抚顺石化采访,员工们普遍反映,无论是优化生产流程,还是封堵跑冒滴漏,大家投入的有效工作多了,空闲大为减少。对此,公司推行模拟市场绩效考核,按工作量和贡献度分配收入。抚顺石化烯烃厂高密度聚乙烯车间值班长徐志强说,不同工厂、车间员工的奖金每月可相差上千元,由此带来的追赶效应,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