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 专家建议完善电力供给体系
今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表现抢眼,以新疆为例,弃风率已低于红色预警线以下,新能源平价上网的步伐加快。
发电企业呼吁,完善煤炭清洁化利用机制,保障环保火电企业合法利益;跨省交易电价实行与煤价、与落地省份电价联动的浮动模式,切实打破电力省间交易壁垒,构建安全、绿色、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
火电企业双向受压
大唐集团一下属火电厂上半年申请破产清算。业内估计这可能是火电行业洗牌的开始。
乌鲁木齐一家火电厂企业负责人说,当地火电厂的日子也不太好过。这家企业是乌鲁木齐的一家热电联产企业,是当地重要的电源和热源之一,厂子从1958年建设以来,首次连续3年亏损。
2015年以来,华电新疆公司陆续关停5台累计37.5万千瓦的火电机组。公司市场部主任韩波介绍,2016年是新疆火电的低谷期,发电小时数创历年新低,此后公司火电板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华润电力附属燃煤电厂今年上半年发电量同厂同口径售电量下跌7.4%,特别是在河南、广东、河北三省下跌明显。
业内人士分析,火电亏损主要因为原料价格上涨和电价下降。一方面,煤炭价格近几年持续上涨。上半年,我国电厂存煤总体处于高位,电煤供应总体平衡。但受煤矿安全事故、安全生产督查、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等因素影响,局部地区部分时段电煤供应偏紧,电煤价格总体高位波动。
另一方面,我国从2015年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发电企业最先受到影响,火电企业为获取发电指标采取低电价抢夺市场份额,市场电价的降幅一般超过30%。而且,北方地区火电厂很大一部分是热电联产,多年维持不变的热价压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多名企业负责人表示,火电亏损的根本原因是供需失衡。近些年来,虽然火电装机增速有所放缓,但是风电、光伏呈“井喷式”发展态势,电力市场没有得到相应增长。以新疆为例,目前全疆电力装机总量近8700万千瓦,但最高负荷还不到3000万千瓦。而且,火电与清洁能源在竞争中呈现疲态。中电联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核电、风电、太阳能和水电发电量都有两位数增长幅度,但火电发电量同比仅增长0.2个百分点。
新能源消纳好转
与火电企业不同,新能源企业表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国电电力在新疆投资了4万千瓦的光伏装机,2016年至2018年,发电利用小时连年递增;弃光率从2016年的40%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1%;光伏板块的利润总额,从2016年亏损1597万元,到今年上半年盈利160万元。
一家在新疆投资风电超过150万装机容量的国企负责人介绍,公司在全疆的几个重要风区都有布局。2016年,同新疆大部分风电场相似,这家企业经历了“寒冬期”,冬季超过一半机组无法发电。2017年至今,发电小时数连年递增,特别是今年上半年,风电场发电小时数增长明显。
记者从新疆发展改革委获悉,新疆上半年弃风率和弃光率分别下降了12个和9个百分点,达到16.9%和10.7%,均低于20%的红色投资预警线。这也助力全国数据表现亮眼,全国上半年弃风率4.7%,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弃光率2.4%,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然而,新疆上述风电企业负责人坦言,“补贴资金从2017年9月份以来一直未到位,企业的盈利只表现在账面上。而且,发电小时数的增长,是以极低的上网电价换取的,大用户直接交易中,我们给出了上网标杆电价的16%,才获得市场。”
多位新能源企业负责人说,随着《财政部关于下达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于6月下发,新能源电力平价上网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同火电的竞争力也会降低。“未来,企业需要计算盈利的边际成本。”
即使在新能源消纳排名全国前列的福建,清洁能源消纳也面临压力。连续3年,福建省用电负荷最大峰谷差超过1000万千瓦,参与电网调峰的抽水蓄能电站已使用到极限,电网调峰日益困难,对清洁能源消纳造成较大压力。
建议完善煤炭清洁利用机制
跨省电价实行浮动模式
受访人士表示,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缺气、少油、富煤”,特别是在电力储能技术尚未成熟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我国能源绿色发展的现实选择。但由于关键技术支持不够、基础研究相对缺乏、传统观念尚未扭转等原因,我国煤炭清洁化利用痛点仍然长期存在。
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可以将煤炭清洁发展的利益相关者联合起来,打造煤炭资源生产和利用的统一体,建立煤炭清洁发展的协调机制。政府还可以联合煤炭行业,利用互联网提高其他行业、公众对煤炭清洁利用的认知,强化公众的煤炭绿色消费观念和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新疆多名火电企业负责人介绍,火电厂近年来投入大量环保技改资金,包括完成脱硫、脱硝、除尘改造,以及超低排放改造等。但自2016年6月起,脱硝及除尘电价均未兑现,影响了企业环保改造积极性。
电力跨省外送也待完善。一方面,在煤炭价格持续上涨、新能源企业利润被压缩的情况下,企业呼吁跨省交易电价实行浮动模式,例如当外送电力落地省份电价上涨时,上调跨省跨区交易电价。另一方面,送电大省的部分发电企业负责人建议,未来应减少外送输电工程的配套电源项目建设,而是向配套电网建设倾斜,消化过剩电力存量。
针对新能源消纳,相关方面呼吁,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主导,研究机构、电力企业等多方参与,建立清洁能源与电网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机制,指导清洁能源有序开发建设,推进清洁能源与配套电网工程同步规划、核准、建设、投产,确保电网消纳能力与清洁能源建设规模相匹配。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杜刚、吴涛、赵鸿宇、张华迎、刘彤、石庆伟、王志采写)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