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吉林2017全年盈利超过4亿元消除13年累计亏损
2017年,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对内坚持内涵式发展,智能交费达1362万户,占客户总数的99.48%,日均电费余额20.24亿元,减少各类成本支出3.72亿元;对外争取集体企业改革财政补助、稳岗补贴等增收0.9亿元;全年利润超过4亿元,一举摘掉13年累计亏损的帽子。
内涵式发展 持续强化成本管控
“我们始终坚持投入产出理念,但单纯地压降成本效果并不明显。”国网吉林电力财务资产部负责人说。该公司明确以效益贡献为中心的考核导向,建立以盈利为核心的绩效薪酬考核机制,将各单位企业负责人绩效年薪与年度业绩考核得分(占比40%)、人均售电量增长(占比30%)、人均利润总额增长或人均成本降低情况(占比30%)挂钩,有效促进各单位积极主动挖潜增效。
国网吉林电力持续开展重点费用管控,严格“三公经费”、会议费等重点敏感费用考核,实行办公费、车辆使用费、租赁费等八项重点费用内部公示管理。2017年“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同比下降17.05%,八项公示费用同比降低11.7%。该公司通过节约成本,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让降本增效的空间更加宽广,实现深度挖潜呢?
国网吉林电力着力清理整合不良闲置资产,优化调整产权资本结构布局,开展“应收款回收年”“双清双查”等专项活动,消除3年以上应收款项,应收款项零余额户数较2010年增加25户,有效缓解了资金紧张状况,降低融资成本2.47亿元。
国网吉林电力大力压缩银行账户数量,累计清理外部商业银行账户69个,撤销所有小微银行电费账户;增加中电财授信额度52亿元,争取内部优惠利率资金100亿元,提前置换商业银行贷款15.63亿元,整合运作内部资金6.3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减少0.68亿元,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外争政策红利 多方入手创造利润
“政策是发展的助推力,政策红利不是等来的,而是争取来的。”基于这样的思路,国网吉林电力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政策支持。该公司与吉林省政府签订工程合作协议,明确11亿元“井井通电”低压线路建设资金由政府无偿拨付,积极缓解资金不足压力;协调吉林省社保局、财政厅、物价局等有关部门,按照政策上限返还稳岗补贴,得到环保电价考核款补偿,合计增利0.87亿元。
为有效拉动售电量增长,加快富余电力消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12年以来国网吉林电力向吉林省政府提出《促进富余电力消纳拉动经济增长实施方案》,协调省政府出台文件,由财政出资对省内重点用电企业新增用电给予每度电0.12元补贴政策,有效拉动售电量增长。
追求利润的目标为国网吉林电力在困境中求变、挖掘利润空间指明了方向。由于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经营状况等差异,国网吉林电力所属各农电企业盈利状况不尽相同,内部效益结构失衡问题突出。该公司建立内部结算电价机制,争取省物价局批复同意,根据县公司售电量和售电结构制定内部结算价格。通过实行内部结算电价,国网吉林电力44家县公司连续三年全部盈利且全面消除累计亏损,有力支撑县公司持续、健康、均衡发展。此外,国网吉林电力还积极争取合理的核价参数和输配电价水平。
智能助力 提升企业发展质效
国网吉林电力上下形成了共识,要解决累计亏损问题,只有靠内涵式改革,实施智能交费,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管理效益。
截至2017年年底,国网吉林电力完成1362万只智能电表的安装、调试任务,该公司供区客户已全部使用智能电表。如今,该公司已建成“一平台一中心一全能”。5年,44亿元,国网吉林电力智能电网末端现代化技术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智能营销迎来“全能”时代。国网吉林电力已全面开展自动抄表、实时算费、预购电费、线上催费、远程停复电为主要内容的智能交费工作。
在电费效益方面,国网吉林电力电费由“月清月结”变为“日清日结”和“日清月结”两种方式,相应每年减少财务费用9800万元,电费风险大幅降低。在线损管理方面,智能交费使线损日统计分析治理更为精准,台区线损率由5.52%降到4.12%,增加效益2.16亿元。在劳动效率方面,客户经理劳动效率提高2.5倍。传统的抄收催停工作人员中有60%向全能型转变,20%转至非营销岗位,减少社会用工成本9900万元。实施智能交费以来,该公司经营效益明显趋好,44个县公司由25个亏损变为全部盈利,对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