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煤矿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今年以来,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古城煤矿牢牢把握“安全高效、稳产高效”发展基调,以“三个先进、三个走在前列”为定位,聚力实现“十个目标、六件大事、四项要求”,理性审视优势和短板,从做专业上升到做产业、做基业,全力推进行业先进和人均领先战略,大力开展价值管理、成本管控、营销创效、工匠培养、创新突破、改革攻坚六项工作,一季度完成销售收入39396.32万元,同比增长69.7%,实现利润17378.87万元,同比增长230.1%,人均工效、人均利润、职工薪酬分别同比提高4.7%、251.9%、0.5%,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为实现“创建四个领先,打造四富临矿”目标,开好了头,起好了步。
强化价值管理,竞争优势凸显。全面对标先进煤矿,注重人均工效、人均产量、人均收入、人均利润考核,并将指标细化分解到区队、班组,实现了重总量向重均量、由重产出向重效益的转变。实施绿色开采工程,以矸换煤,解放矿井浅部经济储量,-505翻矸系统的运行,使矿车运输矸石不再升井,另一方面通过对充填队伍调整,一季度1209充填面推进80m,充填矸石16366吨,产煤12247吨。通过工作写实,分析改进工序流程、工艺技术、劳动组织,用科学合理的作业计划和定额标准倒逼采煤、掘进、巷修,提速、提质、提效。将“设备减人、技术换人”提升到“大数据换人”的新高度,先后完成了-850、-1030水平的自动化改造,提升了矿井的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水平。
加强成本管控,推进内涵提升。古城煤矿以“安全、高效、实用”为技术降本标准,优化采掘设计,鼓励职工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和物资回收复用,定期开展材料占用清查,降低物资库存,减少资金占用,严控非生产性费用支出。推进电厂锅炉更新和余汽、余热利用升级改造,实现水、热资源循环利用,全年可增效600万元,余汽、余热利用年内可节资300万元。充分利用国家政策降低税负,积极开展税务筹划及税收减免工作。
创新营销模式,推进转型发展。修订煤质管理考核办法,坚持从源头抓煤质,在回采设计、措施审批、运输及放顶煤等环节充分考虑煤质影响,严格煤矸分储、分时、分运,确保了原煤平均热值在4700大卡以上,毛煤含杂率在80千克/万吨以下。坚持市场导向,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为导向,积极拓展市场客户,满足“私人订制”“订单生产”,提升了“古城煤”品牌知名度。加快“地上煤矿”建设,推进煤场标准化,实施大洗煤、大配煤、大市场战略,发挥选煤厂和铁路优势,实现了自产煤炭与外来煤炭的优势互补,一季度古城煤矿实现洗配创效200万元。
营造塑人环境,培养工匠人才。结合“3531”工程竞赛活动,深入推进技术比武、技术讨论会、师带徒、全员培训、作业规程评比、微讲堂、岗位课堂等活动,锻炼和培养了一批素质过硬、技术精湛、技能超群、业务全面的“古城工匠”。完善以“区队自主、班组自治、职工自律”为主要内容的自主管理体系,开展了“三无”班组创建、优秀班组长评选等活动。坚持面向基层一线、管理前沿培养锻炼人才,畅通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实行“三考一聘”制度,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补贴,将优秀人才纳入人才库管理,让每名职工奋斗有希望、成长有奔头。
实施创新突破,培植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大数据矿山建设,在现有三个大数据系统的基础上,推进安全、生产、管理、销售等数据资源的共享融合,为矿井安全生产、经营决策、管理提升提供科学依据,逐步实现从月度控制、事后监控到实时管控的升级。设置成立科技科,负责矿井发展规划、运行机制、研发资金、考核评比和推广应用等工作,并设立了500万元奖励基金,按季度开展科技创新评比,对优秀项目进行重奖。全面倡导管理创新,进一步理清管理思路,找准矿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做到精准施策,实现了以管理促提质、以管理促增效。
深化改革攻坚,激发工作热情。坚持“分线管理、分块核算”,继续深化专业团队攻坚模式,突出“严管、严控、严考核”,实行“一团队一策略”,划小核算单元,细化考核内容,严格奖惩兑现。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绩效决定收入”的原则,建立以“人均”为导向的考核分配机制,突出价值创造与岗位贡献,注重提高采掘一线、关键岗位人员收入,保证核心价值员工队伍战斗力。组建了“安全经济技术环境”一体化论证委员会,将调研、论证、决策和执行分离,形成责任清单,实行终身负责制,并实行法律顾问制,全程参与合同管理和重大事项决策。在工区实行内部市场化考核,工资班清班结的基础上,开发使用科室绩效考核系统,对科室人员每天考评打分,结合“二七一”考核法,实现了科室人员工作效能的大提升。(丁悦)
本网通讯员:丁悦
(编辑:东北亚) |
-
化产脱硫工段使用新型DSH高硫容抑盐催化剂,每年可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