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煤炭 > 安全生产 >

    孙家岔龙华煤矿:前置安全形成全链条防线

    2025-08-26 10:45 [安全生产]  来源于:孙家岔龙华煤矿    作者:王兴华
    导读:【本网讯】在幽深的井下巷道,矿工的每一步前行都与安全息息相关,在机器轰鸣的生产现场,平安二字是对他们最厚重的承诺,安全不是事后的补救,而是事前的密布防线,对于安全管理,陕西孙家岔龙华煤矿有他们自己的理解和抓手,他们始终践行严管就是厚爱的管
           【本网讯】在幽深的井下巷道,矿工的每一步前行都与安全息息相关,在机器轰鸣的生产现场,“平安”二字是对他们最厚重的承诺,安全不是事后的补救,而是事前的密布防线,对于安全管理,陕西孙家岔龙华煤矿有他们自己的理解和抓手,他们始终践行“严管就是厚爱”的管理作风,将“安全是一项良心工程”贯穿于生产各环节,形成了“三种载体”夯实标准根基、“五项举措”激活防控效能、“十项机制”筑牢长效堤坝的“3510”安全管理新思路。
                  标准前置:规范跑在风险前端
          安全的根基,在于标准能“落地生根”。孙家岔龙华煤矿以“三种载体”为笔,在生产全流程写下“标准先行”的注脚,让规范不再是纸上文字,而是挡在风险前的“第一道墙”。
           动态考核让标准“活”起来。矿井推行“旬检、月验、季考核”闭环模式,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从“静态达标”推向“动态坚守”,带班领导“手拉手”交接班时,必须逐项说清现场安全状况、风险点及管控措施,让隐患交接“不打白条”;专业交叉互检打破“自家查自家”的壁垒,“零点行动”巡查直击深夜薄弱时段,干部的脚步走到哪里,标准的尺子就量到哪里。这种“时时校准、处处较真”的管理,让标准化从“要求”变成了矿工的“日常习惯”。
           精品工程让安全“实”起来。走进矿井,2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高效运转,3个高效综掘面精准推进,5条精品辅助运输路线畅通无阻,9个精品硐室机房规范有序——这是他们“2359”标准化创建目标的超额答卷。更亮眼的是,50余个智能化子系统覆盖采掘、通风、安全保障等全领域,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捕捉异常数据,科技力量让“人盯人”的传统模式升级为“智防智控”。
           责任体系让担子“压”下去。“安全是良心工程,健康是一份生命契约”,这是刻在龙华人骨子里的信条。矿井构建“思路+制度+组织+现场”四位一体体系,将安全责任按“三大板块、九个专业”拆解到岗、落实到人,全流程的管控让每个环节都有“守关人”,确保“纸面标准”变成“现场行动”,让“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企业安全我尽责”成为全员自觉行动。
                  风险前置:隐患灭在萌芽状态
          对高危行业而言,被动应对风险就是给安全“留缺口”,孙家岔龙华煤矿创新“五项举措”,变“事后灭火”为“事前排雷”,让风险在露出苗头时就被精准锁定、彻底清除。
           红黄牌预警织密“隐患捕捉网”。依托双重预防机制系统,矿井打造“隐患智能识别-自动预警-线上督办”全链条:现场发现隐患,1小时内必须上传系统“挂号”;安监科每日跟踪“销号”进度,超期未改立即启动“红黄牌”预警机制——黄牌警示直达责任人,红牌约谈与绩效挂钩。这套“智能+刚性”的管理,让隐患从“发现”到“整改”不超过24小时。
           “保命十条”划清“生死红线”。聚焦井下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高风险领域,矿井原创的“保命十条”不是冰冷的规定,而是用教训凝结的“生存指南”:“无绳无护不登高,起吊物下不站立”……这些直指致命风险的条款,通过全员高频抽考、现场实操演练,变成了矿工的“条件反射”。“人人熟知、人人敬畏”的“众安”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守护矿工生命安全的“护身符”。
          “三防锁”体系筑牢“立体防线”。“锁设备”让违规操作“动不了”;“锁隐患”确保问题“不过班”;“锁人心”让安全意识“扎下根”,这套“物防+人防+情防”的组合拳,让“停机即安全”“处处要安全”从口号变成现实:设备检修上锁管理,班前会“隐患认领”,当班问题当班清,拍摄亲情寄语成为安全的“软约束”。
          三支队伍当好“安全哨兵”。矿山救护队通过省级独立中队验收,每月3次实战演练确保“拉得出、救得快”;安全员、瓦检员队伍实行“隐患数量+质量+整改效率”三维考核,发现重大隐患最高奖1000元,“区域安全责任终身捆绑”让每个人都绷紧“责任弦”,成为井下风险的“第一发现人”,更是矿工的“守护神”。
           预想与警示激活“全员防线”。班前会上,矿工们围着“可能出什么事、怎么防、万一发生怎么办”的事故预想展开讨论,结合历史事故教训推演应急流程——“事故预想”制度让风险辨识能力在思辨中提升。25场“现身说法”中,工伤职工讲述“三违”的切肤之痛,让“要我安全”真正变成“我要安全”,全员防控的堤坝越筑越牢。
                  机制前置:坚守融入日常肌理
          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防患于未然”成为常态。孙家岔龙华煤矿将“十项机制”融入日常,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安全防线织成“日常习惯”。
           “每会必讲安全”,从矿委会到区队班前会,第一项议程永远是安全提醒,让“安全弦”时刻紧绷;“每日警示教育”,各区队(车间)每天组织观看事故案例,用别人的教训敲自己的警钟;“旬检旬会”,每旬排查隐患、部署整改,让问题不过旬;“月考月训”,每月考核安全技能、培训短板,让能力常提升;“季提年总”,季度针对性防范雨季“三防”、冬季严寒,年度复盘总结再提升……
           这套覆盖“日、旬、月、季、年”的工作机制,像一台精准的“安全闹钟”,时刻提醒着每个环节、每个人:安全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在这里,安全培训是“必修课”,风险研判是“常规课”,应急演练是“实践课”,日复一日的坚守,让“前置安全”变成了矿山的“DNA”。
           从幽深巷道到明亮井口,从智能系统到矿工笑脸,孙家岔龙华煤矿用“3510”模式证明:高危行业的安全,从来不是撞运气,而是靠“前置防线”的精心构筑。在这里,每一项标准都为风险设卡,每一次创新都向隐患亮剑,每一套机制都为平安护航。未来,矿井将继续以“如履薄冰”的敬畏心、“持续改进”的进取心,让“前置安全”的理念深植矿山,让每一位矿工都能带着平安,奔赴每一个清晨。
     
    本网通讯员:王兴华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