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延链”和“补链”改变“一煤独大”格局
内蒙古乌海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自建城伊始,煤炭工业就成为全市的主导产业。
最初,乌海的原煤开采出来后基本外运。市委、市政府深知资源有限,提出要延长煤炭产业链条促转型升级。经过不懈努力,全市煤炭就地转化率由建市初期的不足20%提高到90%以上,逐步形成了原煤—洗煤—焦炭—煤焦油深加工一体化发展产业链。
在千里山工业园区内,乌海黄河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乌海宝化万辰公司毗邻而建。“我们年产1万吨中间相炭微球项目于2016年开工建设,主要原料为煤焦油深加工的下游产品——沥青和洗油,宝化万辰专门从事煤焦油深加工,双方合作优势互补,进一步延长了煤焦化工产业链条。”乌海黄河贝特瑞公司董事长马文华说。
在纵向延伸煤炭产业链条的产业政策激励下,神华集团、江西黑猫炭黑、华油公司、上海宝钢化工等大型知名企业围绕煤焦化深加工布局的产业项目纷纷落户乌海。煤焦化工产品由焦炭、煤焦油、酚油、萘油、蒽油等拓展延伸,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乌海市委、市政府和焦化企业在探索中形成一个新共识——大力实施焦炭气化战略。“十三五”开局之年,“焦炭气化”从战略构想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内蒙古重点项目——内蒙古源通煤化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13.6亿元、年产35万吨液化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试生产,该项目以焦炉煤气为原料,通过甲烷合成工艺,实现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此外,华信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家景镁业30万吨甲醇项目以及华油天然气公司、源通公司合作投资建设100万吨焦炭气化制合成气项目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将为大规模发展焦炭气化制合成气、推动传统焦化企业转型发展拓展新路径。
在此基础上,乌海市开始横向“补链”。依托液化天然气为主要动力的陕汽乌海专用汽车项目建成投产,使乌海市现代装备制造业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2016年,陕汽乌海公司实现汽车生产2500多辆,创历史新高。以陕汽为龙头,通过产业链招商,乌海先后引进20多家围绕陕汽做配套服务的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以陕汽为中心的新能源汽车、镁轮毂等装备制造产业正在向集群化、规模化迈进。目前,全市有机械加工制造企业100多户。
内蒙古源宏精细化工医药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一期项目,充分利用了当地煤化工下游副产品。一期总投资4.4亿元建设2000吨四氟苯甲酰氯、750吨左氧氟羧酸、750吨氧氟羧酸医药中间体自投产以来,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份额占有率直线上升,现在已占到市场的80%以上。
“延链”和“补链”改变了乌海“一煤独大”格局,在工业结构中,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48%提高到目前的66%,非煤产业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