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产业再启大整合
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失控是市场需求和地方政府行为共同促成的,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必须用多维度的视角来解决
[在宝钢和武钢两大巨头合并之后,出于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双方原有的交叉重叠的产能将有望得到削减,这将为国内钢铁行业去除过剩产能做出重大贡献]
[今年年初,在政府规划中提出了,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2016年的任务则是去产能完成4500万吨。]
[1~7月份全国28个产钢地区和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压减炼钢产能2126万吨,占全年任务量的47%,与前六月相比,去产能动作明显有所加快。]
在经历了近3个月的高度聚焦之后,9月20日,宝钢股份(600019,股吧)和武钢股份(600005,股吧)同时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初步交易方案拟为宝钢股份向武钢股份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公司为合并方暨存续方,武钢股份为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预计不会导致公司最终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构成借壳上市。
当日,鞍钢股份(000898,股吧)、本钢板材(000761,股吧)双双因媒体报道公司的相关信息临停。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下一步的钢企重组将是鞍本钢铁重组的实质性推进……下一个国家推动的兼并重组对象将是鞍钢和本钢,马上就会研究,到年底可能就会对外公布”。
鞍钢股份9月20日晚间发布公告表示,董事会经过向公司的控股股东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方面进行核实,公司对该报道所提及的可能合并事项并不知情。本钢板材同时也发布公告称,经向公司控股股东核实,本钢板材及控股股东均未收到有关部门关于本钢与鞍钢合并重组事宜的任何信息。
但市场依旧不会停止猜测,在业内人士看来,宝钢武钢的正式合并、鞍钢本钢的可能“接棒”意味着国内钢铁产业深度整合大幕正式拉开,中国钢铁产业也由此迈出了消除恶性竞争、去产能、促进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鞍本为何整而不合
2005年就已启动的“鞍本并购案”,目前却陷入了完全停滞阶段,至今两家企业仍是整而不合,也没有相关部门对整合工作进行推进。
早在2005年8月16日,鞍本钢铁集团就挂牌成立,根据最初的重组方案,挂牌之后的鞍本钢铁集团先期组成一个重组推进委员会,双方将首先从联合采购、联合销售、统一报表、统一规划等方面入手,组建一个联合体的架子;第二步则是实现双方资产重组。
据记者了解,目前鞍钢的总经理和本钢的董事长早已换人,但鞍本钢铁集团层面在挂牌后并没有相关职能和人员设置。两家公司的采购、销售、规划等一系列具体运营也没有按原计划统一,而此前一度统计在一起的产能,目前也分开统计了。
之所以两家企业至今仍是联而不合,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这与鞍钢集团和本钢集团分属于不同出资人有关,这会直接影响重组后的鞍本集团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税务分配问题。鞍钢集团为央企,出资人是国务院国资委,而本钢集团的出资人则是辽宁省国资委,合并后的利税如何分配,是归于中央还是辽宁省?或者按照比例来划分?这个问题迟迟没有定论。
相比之下,在已经完成实质性重组的山东省和河北省,由于钢铁企业的出资人都是省国资委,就不存在这一问题。也正是由于分属不同的政府层级管辖,行政意志无法起到关键作用,鞍本钢铁集团人事关系的确定也一度有很多变数。
首钢和河钢重组的可能性
对于首钢和河北钢铁(000709,股吧)的重组传闻,不少业内人士抱以怀疑的态度,认为两者之间重组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涉及的范围太大太广,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发展战略也完全不同,并且分属于不同省份的国资委等,两者之间的跨度太大,远不如宝钢武钢重组那样来得方便。
事实上就在首钢搬迁之初,首钢与河北省钢铁业就进行了一次不太成功的重组试验。当时,首钢与唐钢共同出资,组建了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由首钢控股。但是,到2008年,在全国各地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大潮中,河北钢铁也开始对唐钢集团进行兼并与重组,在这个过程中,首钢逐渐失去了对唐钢的控制权,原本首钢是希望通过整合唐钢,最终形成一个新的钢铁集团的,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河北钢铁集团整合了唐钢、宣钢、邯郸钢铁等,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河北钢铁集团,首钢在这一轮重组过程中,没有占到主动权。在此后的数年中,也并未再提及关于首钢与河钢的重组话题。
但在国家去产能这个大前提下,一切也并非不可能。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就表示,河钢与首钢很可能会合并,虽然两者分属于不同省份的国资委,但都同属于国企,而且首钢搬迁至河北之后,本身就兼并重组了通钢、长治钢厂、水钢等企业。此外,除了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及重组这个大前提,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同样是他们重组的催化剂。王国清指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逐步推进,特别是海关一体化、税收一体化等方面的加速推进,将促进京津冀三地工业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而国企改革和兼并重组将是未来京津冀地区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突破方向,因此首钢与河钢兼并的可能性较大。
在王国清看来,正因为两者之前发展战略不尽相同,在进行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相互融合,正可以淘汰同质化或者相对劣质的产品,实现同一区域的生产结构的优化和去产能,更有助于改善京津冀区域的供应环境,不过,即使两者真的走上合并之路,其难度亦是不小的。由于河钢、首钢分公司太多,在双方企业兼并重组之后的资产、业务链条等要素资源的融合以及企业间战略、人员、管理和文化的相互融合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难度。
钢铁去产能
2016年已经过半,但就钢铁去产能进程而言,完成情况却不容乐观。
今年年初,在政府规划中提出了,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2016年的任务则是去产能完成4500万吨。而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6月,累计完成去产能任务为1300万吨,仅仅完成了30%。
不过,进入7月份,全国范围内去产能进程明显有所加快。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研究员徐莉颖就告诉记者,1~7月份全国28个产钢地区和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压减炼钢产能2126万吨,占全年任务量的47%,与前六月相比,去产能动作明显有所加快。
徐莉颖分析了各省市的去产能完成情况,到7月底,浙江等四个省份已经完成了全年的去产能任务,但河北、辽宁等产钢大省的完成情况并不理想,仅仅完成了10%~35%,同时还有十余个省份尚未真正开启有实质性的去产能行动。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出现了实质的下降。上半年全国生产粗钢39956万吨,实现同比下降1.1%,在2015年实现首次下降之后,粗钢产量继续下降。其中,辽宁、天津、浙江、重庆等省市减产较多,而在钢铁行业去产能中处于风口浪尖的河北省却并未实现粗钢产量的下降,上半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增产100万吨。
多位钢铁行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缺乏市场退出的机制,主要表现在:地方保护方面,由于企业是当地利税大户,如果企业亏损,地方政府将通过信贷、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扶持,使面临退出的企业得以继续生存;社会保障制度滞后,银行呆账、滞胀处置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难,使一些处于竞争劣势的钢铁企业无法顺利退出;国内资本市场不健全,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企业及其生产要素难以通过市场手段实行兼并、破产、转移,这一现象在国企被兼并、外地企业兼并本地企业等情况下表现更突出;企业职工安置困难,我国在社保体制方面还有许多旧账没有还清,在企业的养老、实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得到完善之前,企业的退出意味着职工生存困难,从而给企业的退出带来巨大的压力。
可以预见,近一两年势必将成为钢铁行业整体优化布局的关键年份,这样的重组、搬迁大戏或许将会连续上演,欧美等国家“去产能”的经验是,政府承担钢铁企业相当一部分的社会成本,通过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政策,推动兼并重组,扩大消费,促进产能海外转移,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钢铁企业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加速第三产业繁荣,吸纳钢铁行业的过剩人员。
产业集中度
中国钢铁行业存在产业集中度较低的问题。而经历过2007年左右钢企重组之后的钢铁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甚至出现下降趋势。据统计,2015年中国排名前五位的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为22%左右,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总计达到2.75亿吨,产业集中度为34.2%。
一直以来,产业集中度低导致的同质化竞争问题被认为是中国钢铁产能持续过剩的重要原因。也正因如此,通过重组合并来提升产业集中度被认为是解决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的良药之一,而这也是支撑钢企不断重组的理由之一。
不可否认的是,在宝钢和武钢两大巨头合并之后,出于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双方原有的交叉重叠的产能将有望得到削减,这将为国内钢铁行业去除过剩产能做出重大贡献,而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也有望借此得到实质性的推进。
但是,有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的问题虽然需要解决,但并非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充分条件。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与经济发展顶峰时期的日本相比来看,中国有充足的市场空间去容纳区域性的钢铁企业生存和发展,盲目地学习其他国家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做法值得商榷,尤其是当行政因素成为主导重组的关键推手的时候。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鞍钢与本钢的整合仍然难脱行政色彩。钢铁研究总院工程用钢所副所长苏航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失控是市场需求和地方政府行为共同促成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必须用多维度的视角来解决。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