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煤电央企带头签低价长协合同 2017年煤电博弈或将提前收兵
七大煤电央企带头签“低价”长协合同 2017年煤电博弈或将提前收兵
业内人士认为,这让煤企在产销量上吃了定心丸,对煤电双方曾经历的“过山车”价格波动做了终结
■本报记者 李春莲
在发改委的“撮合”下,近日,神华和中煤两大煤企与五大发电集团以535元/吨的“低价”签订了中长期合同。
神华表示,此举是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以来具有标志性的一件大事,也标志着煤电企业合作掀开了新的一页。
随着这七大煤电央企之间煤电协议的签订,其它的煤电企业也有望跟进,2017年的煤电谈判也有望提前结束。
分析师表示,冬季用煤高峰结束后,煤价回落是大概率事件。535元/吨的长协价格是能保证煤电双方都能盈利的价格。
煤电央企带头“低价”签长协合同
11月9日,神华、中煤、华电和国家电投4家大型煤电企业已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合同确定5500大卡动力煤的基础价为535元/吨,并在这个基础上参照市场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价格上下波动由双方合理分担的机制。
随后,11月11日,神华、中煤与华能、大唐、国电在北京签订了2017年电煤中长期合同。上述中长期合同签订情况具体为:数量按照前三年实际平均量,基准价是535元/吨,调价依据按上月末市场实际成交价,价格变动供需双方风险各担50%,合同签一年,今年12月1日开始执行。
与以往相比,此次电煤中长期协议明确了定价机制,采取煤炭供应基准价格基础上,建立随市场变化的挂钩机制,基准价基础上的价格波动由双方合理分担;
至此,五大发电集团已全部与神华、中煤签订了中长期合同。上述发电集团总装机容量、火电量、电煤消耗量目前均占全国的44%左右。
对此,神华表示,两大中央煤企联手五大发电企业签订中长期电煤协议,是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以来具有标志性的一件大事,也标志着煤电企业合作掀开了新的一页,将开启中央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实际上,在煤炭市场供应紧缺时期,煤电企业一般会签订年度或季度长协价,同时锁定成交量和价格,但是随着煤炭市场下行,长协合约逐步减少。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也表示,此次协议体现了宏观政策调整的效果,中长期协议的签订和基础性价格的确定,对煤炭改革有标志性意义,必将使煤电合作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让煤炭企业在产销量上吃了定心丸,对煤电双方曾经历的“过山车”的价格波动做了终结,对煤电双方的效益上也吃了一个定心丸。
2017年煤电谈判或提前结束
随着这七大煤电央企之间煤电协议的签订,其它煤电企业也有望跟进。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国神集团神头二电厂与同煤朔州煤电公司签约了煤电长期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在市场条件下,朔州煤电公司优先为神头二电厂供应优质煤炭,数量根据电厂发电用煤需求而定,价格随行就市。
需要一提的是,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将于12月1日-3日在秦皇岛举行,一年一度的全国煤炭交易会延续至今主要是为了解决电煤中长期协议。
每年的煤电谈判都是一场拉锯战,而今年随着七大煤电央企已经签订中长期合同,2017年的煤电谈判也有望提前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为缓解今年以来煤价的持续暴涨以及部分地区的煤荒现象,从9月份以来,发改委已经连续召开八次关于抑制煤价过快上涨,稳定煤炭市场的相关会议,进入11月份后,煤炭市场开始降温。
11月3日发改委召开煤炭企业价格告诫会以后,主流煤企开始响应,动力煤价格开始下行,其中神华、中煤、伊泰、兖矿、淮南矿业、晋城煤业等煤企煤炭价格下调10元/吨。
此外,11月9日的最新数据显示,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6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结束了此前连续十八期上涨的局面。
实际上,受煤电行业下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火电企业与煤炭企业普遍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和经营困境。尽管近段时间以来,煤价持续大涨,但这并不是这个行业的常态。
集成期货研究员邓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轮煤价反弹是去产能的结果,再叠加上冬季用煤旺季催涨。但煤炭产能还是过剩的,煤价上涨并不具备可持续性。用煤高峰结束后,煤价回落是大概率事件。煤企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与电企就目前的长协价格达成了一致。
“后期随着先进产能的释放、中长期合同的签订以及国家政策的实时调控,煤炭价格将逐步趋于稳定和理性。”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敏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编辑:东北亚) |
-
10月10日,自中国能建集团获悉,由中国能建广东火电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