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最新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意见稿 行业整合时代或将到来
最近工信部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的意见稿,核心内容包括单体电芯企业--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等。规范条件发布会给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带来什么变局?国金证券财富中心分析师黄岑栋就此做出分析解读。
相比2015 年版本《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本次征求意见稿中对动力电池企业产能规模要求显著提高:其中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由“不低于2 亿瓦时”提高至“不低于80亿瓦时”, 系统企业年产能力由“不低于10000套或2亿瓦时”提高至“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产能规模要求的快速提高大幅抬高了行业准入门槛,此次文件出台有何政策意图?
黄岑栋分析认为,从目前来看,也就比亚迪和宁德新能源(CATL)满足了上述条件;2017年,国轩高科也将接近满足此要求,对于一个接近150家企业的行业来说,仅有不到5家企业能满足此标准。而且动态来看,还会有其他一些企业进入动力电池这样一个行业中。因此,欲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的政策意图非常明显,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有意控制整体供应商的数量。从上述一些数据来看,显然现在动力电池已经产能过剩,只不过是一个结构性的产能过剩,一些优秀的企业,比如比亚迪和CATL,他们的产能利用率基本是满负荷的;但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他们的产能利用仅仅只有40%左右。也是意味着,由于结构上的不同,对优质企业生产出的优质电池的需求量还是比较旺盛。第二,将使得后期优秀的企业能够进行规模化生产。因为一个电动汽车40%左右的成本都是电池,规模化生产之后将有利于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也比较有利于降低电动汽车的价格,这对于电动汽车的普及可能也会带来一个正面的刺激作用。第三,有利于国内龙头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因为产生规模化效应之后,对于企业未来技术的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第四,在于后期整体补贴的发放,因为后期资源将向优势企业进行集中,强者恒强。总之,将比较有利于该行业未来的良好发展。
那么,一个接近150家企业的行业,仅有不到5家企业能满足此标准。这否意味着一旦政策实施,将有很多动力企业不得不开始兼并收购,动力电池行业整合时代到来?黄岑栋认为这是肯定的。因为本身从这个行业的发展来看,显然现在结构性的过剩产能阻碍了该行业的良性发展。因此肯定要提高整个行业的进入门槛。而对于现有的企业而言,要么不符合这个政策然后被淘汰;要么增加产能。这样以来,很多企业就要进行核算,是增加产能划算还是兼并重组合算。
黄岑栋说,如果只从企业的动力角度来看,做兼并收购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因为这和时间有关,一个产能再次进行投放,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而兼并收购比较快,所以有可能是一个优势企业会去收购一些比较不错的企业,或者两个比较不错的企业进行合并,这是未来这个行业发展的趋势。
本次征求意见稿还首次明确提出了“汽车用动力电池编码规则”。工信部目前正在研究“汽车用动力电池编码规则”,计划建立统一的动力蓄电池产品编码标准、溯源信息管理系统及相关信息共享机制,以确保动力蓄电池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有分析认为,这有利于后期退役动力电池的循环回收和梯级利用,这对率先进入电池后市场的企业形成利好。
对此,黄岑栋分析,电池后市场的空间非常大,保守预计将达百亿元。这个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企业应满足国家和地方关于动力电池产品回收利用的相关政策法规要求,这个表述其实也表明政府对于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态度。从现在整体的电池报废量来看,今年有可能达到4.32万吨,到2017年将达到8.4万吨,再往后会越来越多,因为每个车子的电池都有寿命。对于商用车而言,其电池普遍的寿命在三年左右,乘用车电池普遍的寿命在5年左右,预计电动车可能会在2017年开始逐渐进入爆发时期。从必要性和经济性层面来看,未来后电池市场整体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编辑:东北亚) |
-
9月26日,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国家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