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项目背后的“极客精神”
“3个月内完成团队组建、现场调研、方案论证和设计等工作,6个月后可行性测试成功,8个月后现场实测告捷、项目落地。这就是海油信科推进“无人机数据采集项目”的效率。
正是效率意识,启发他们独辟蹊径、为企业寻找解决问题之法,帮助他们在与同行的同场竞技中抢占先机、开拓市场,促使他们在与民营科技企业的合作中优势互补、不断提升研发效率。
在曾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闻名于世的深圳,油气行业的寒意激活了更多创新、创效的基因。
奔跑、冲刺,开疆辟土!只有动起来,才能在市场上挣得一抹春意。”
5月中旬,山西晋城的偏僻山区,一架四旋翼无人机腾空而起,“嗡”地一声,很快跃升到了200米高的空中,盘旋于方圆近十公里的山林中。无人机上配备的空中数据终端很快收到3口煤层气井的生产数据,5分钟后自动回到起飞点。
用无人机采集气井生产数据?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油信科)系统工程师杨晓旭第一次听到这个设想是在去年9月,当时他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异想天开”的是工程技术部经理刘锋。在通讯网络无法覆盖的山区,如何远程监测煤层气井的运行状态,实时采集生产参数,进而推进气井的智能排采、随钻测井等技术的应用?从中联公司晋城分公司调研回来后,这位资深“技术控”也犯难了。几轮“头脑风暴”后,刘锋与同事们把目光投向了时下正火的无人机。
将无人机数据采集的设想变为现实,不仅要研发井口数据采集系统、空中数据传输系统和飞控系统,还需开发全新的软件和通讯协议,最终达到工业应用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按照以往经验估算要用时三到五年。
时间不等人,海油信科立即按照中联公司的委托,启动方案编写工作,并与行业领先的无人机生产商、通讯元件生产商建立合作关系,成立由刘锋任组长,杨晓旭等通讯、工控、软件、生产信息化专业的8名工程师组成的无人机一体化项目团队,集结到深圳。
今年3月,无人机生产数据采集及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获得中联公司认可后,海油信科立即执行无人机及相关设备整体测试。
最初的测试中,无人机搭载的空中端与地面端通讯“握手”耗时近1分钟,这意味着无人机需在每一个井口上方悬停1分钟,不仅耗损电量,数据传输也易受干扰。产品无疑还需改进。能不能改?怎么改?这些问题困扰着海油信科无人机项目团队,也困扰着无人机生产商——大疆创新。
“民营科技企业的高效、灵活给我们上了一课,”刘锋坦言,“只要我们提出需求,大疆创新的研发团队立即响应,而且资金审批流程短、周转快,三五天就能完成一项重大改进。”
与他们打过几次交道后,杨晓旭也深受启发:“接到任务后,大疆创新的工程师往往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面对复杂技术或新的挑战,他们会狂热地投入大量时间钻研。”
这种“极客精神”感染了海油信科的无人机项目团队。一个多月后,通讯“握手”和数据传输时间缩短到10秒左右,海油信科自主研发的地面数据采集系统也完成了三次迭代。
5月17日,无人机在中条山深处的煤层气主产区实测告捷,但项目团队没有放慢脚步,开始向稳定性、小型化和低成本的工业应用目标迈进。目前,通讯“握手”时间缩短到了2秒钟内,5兆大小的文件不到2秒传输完毕。也就是说,以中联公司目前的应用数据规模,无人机只要在气井上方快速飞过,就能成功采集到数据。
“我们已着手200~300口气井的调研与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系统建立‘产品+服务’的商业模式。”刘锋说。(记者 牟银滔)
【亲历者说】
无人机项目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数据的采集效率。
为中联煤节约运营成本,减少因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未来,通过对生产数据的解析与深度开发,还将为煤层气生产管理提供坚实、可靠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更可贵的是,在与民营科技企业合作推进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反思自身的效率意识,学习民企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研发效率。
——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 刘锋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