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燃料电池国产化注入强大动力
报载: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新型能源及材料化学研究室消息,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催化剂产业化生产难题,已被清华大学氢燃料电池实验室与武汉一家科技公司的联合研发团队攻克。目前,该催化剂获得17项专利,产能达到每天1200克,且价格仅为进口产品一半。读完这则消息,笔者生出许多感慨来。 燃料电池属于清洁能源的一部分,可能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路线,由于其反应过程就是无污染的水反应,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污染物,其主要污染物来自于燃料,可能存在氮氧化物等污染。相对于普通火力发电的空气污染以及传统电池的重金属污染而言,燃料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远远降低。而长期以来,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催化剂产业化一直是一个生产难题,相关知识产权一直掌握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催化剂核心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由于少数国家对该技术的长期垄断现象,导致燃料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我国氢能产业的自主发展。 清华大学氢燃料电池实验室与武汉一家科技公司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利用清华大学催化剂制备工艺开展Pt/C 催化剂的量产技术攻关,催化剂产能达到1200克/天的规模,可满足40台36千瓦燃料电池电堆使用,并具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条件;催化剂作为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已应用在中科院、高校和多家燃料电池公司的燃料电池电堆中采用该催化剂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可达1000台,且价格仅为同类进口产品一半,提高对硫化物、氮化物等杂质的耐受性;如今,在北美、日本和欧洲,燃料电池发电正以急起直追的势头快步进入工业化规模应用的阶段,将成为21世纪继火电、水电、核电后的第4代发电方式。 由此可见,燃料电池的综合性能与国产化,直接关系到我国燃料电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及其产业化前景。燃料电池的高效率、无污染、建设周期短、易维护以及低成本的潜能将引爆21世纪新能源与环保的绿色革命。未来,我们只有掌握核心技术,继续提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各项指标,提高对硫化物、氮化物等杂质的耐受性,为我国燃料电池国产化不断注入强大动力。 本网通讯员:吴文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