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为什么不能坚守高地?
煤价仅仅只用半年的时间,就结束了长达四年的下跌趋势。意气风发之际,各种不利因素也逐渐显现。
一、煤电中长期合同进入执行期,煤价上涨受牵制
12月1日起,煤电企业中长期合同进入执行期。双方约定的合同价为580元/吨,远远低于市场现货价。同时,中长期合同开始由煤电向煤钢、由央企到地方不断扩大。目前,山西焦煤集团已与六大钢铁集团签订了2017年炼焦煤中长期合同。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和贵州等省区地方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协调煤电企业。中长期合同大面积实行,将促使煤炭现货价格合理回调。
二、供给结构发生扭转,供需逐渐平衡
为增加煤炭供给量,国家多次出台政策释放先进产能。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28185万吨,环比增加488万吨。与此同时,电厂库存也开始逐渐回升。11月底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07亿吨,比8月份低点增长20.6%,可用22天,达到近3年可用天数的平均水平,且存煤量呈增长趋势。
三、加强运输保障,解除后顾之忧
发改委曾多次召开会议协调保障电煤铁路运输。10月20日,铁总下达调度命令:要求全路所属的18个铁路局(南宁局除外)优先安排电煤运输。11月份,铁总进一步明确任务,要求太原局、呼和局确保实现10天突运100万吨煤炭目标。随着铁路运输保障进一步推进,港口库存仍有持续攀升的空间。
四、进口煤增长,缓解国内煤炭供应压力
近几个月,煤炭进口持续保持高速增长。8月、9月、10月份,煤炭进口量分别同比增长52.1%、37.6%和55.3%。在国内煤炭供应紧张之际,进口煤炭的高速增长有效缓解了国内煤炭的供应压力,有利于国内煤炭实现供需平衡。
重重压力之下,煤炭价格想要守住高位阵地又谈何容易!煤价下跌是必然的。截至目前,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已连续6期下行,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报收于139.64点,环比下跌0.17%,20期连涨局面宣告结束。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