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二级市场作为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核心应给更多重视
2016年12月9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共同创办的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联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低碳经济蓝皮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与会者主要围绕绿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碳市场以及低碳技术、新能源与低碳城市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低碳经济蓝皮书指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的达成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为未来节能减排、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进展、主要排放大国的合作与积极推动、谈判机制和协议内容创新以及中国的积极贡献等是协议得以通过的关键因素。中国在本次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深度参与和适度引领是中国参与并塑造全球治理的又一成功案例。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和减排、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国际环境谈判成果和国际贸易投资谈判的有机配合等是中国在气候变化治理中履约和实现国内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内容。
中国已开展碳交易试点并计划在2017年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这是用市场的力量代替行政管制来解决温室气体减排的重大创举。二级市场运行好坏直接关系碳交易体系的成败。碳交易体系复杂,包含了配额分配、市场交易、排放报告与核查、抵消、监督管理等环节,二级市场是碳交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碳交易体系的核心,是一级市场存在的基础,没有二级市场的定价机制,一级市场定价的合理性将无法检验,金融市场碳资产的金融属性将无法发挥,企业的减排行为也将无法激励,一级市场终将成为向碳税过渡的工具。二级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激励机制、引导社会投资、开展金融创新、化解体系风险、纠偏政策制度、实现信息公开和增强国际定价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价格发现,优化资源配置
定价功能是二级市场的核心功能。二级市场上众多交易主体通过自愿交易、充分博弈发现真实价格,价格指导控排企业开展碳资产管理。企业通过交易实现减排成本的转移,减排成本高的企业以低于减排成本价买进配额,减排成本低的企业以高于减排成本价卖出配额,交易产生了企业福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了福利的分配,促进了减排并优化了资源的配置。
(二)市场流动,实现减排激励
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可以确定买卖双方的均衡供需数量,为企业减排变现提供了保证,避免了“有价无市”的局面。企业开展碳减排,如果在市场不能售出获益,将会影响企业减排的积极性,企业有可能减少技术改造或投资,最终将会影响温室气体减排的大局。二级市场的强大流动性帮助企业实现了收益,调动了企业减排的积极性。
(三)筹资投资,吸收社会资金
二级市场为资金需求者(控排企业)提供了通过碳配额筹集资金的机会,也为资金供给者提供了投资对象,便利了大量投资人参与碳市场。碳排放权的商品属性和投资价值,可以吸收大量的社会闲置资金进入碳市场,为企业减排提供直接资金。二级市场同时吸引大批的专业机构和投资人入市,他们对市场的专业研究和市场操作也将引导市场良性发展,促进市场真实价格的形成。
(四)金融属性,推动金融创新
二级市场是碳金融创新的基础,较强的流动性增强了碳排放权资产属性,也为碳金融创新提供了条件。较强的市场流动性有助于碳金融的创新,例如,碳排放权质押贷款、配额托管、碳基金入市等,都是建立在流动性的基础之上,流动性消除了碳排放权不能市场处置的后顾之忧。碳金融的一系列创新降低了企业的减排成本,拓宽了企业的减排融资渠道。
(五)主体多样,化解体系风险
丰富多样的市场主体,有助于市场自动调节、分散、吸收、化解非系统性风险。二级市场引入多样的投资人,由于参与交易目的、预期和策略的差异,同样的市场信息将产生多样的市场反应,从而促使资源在市场上有多种方式流动,为市场提供了有效缓冲,缓解了整个碳交易体系的压力。
(六)市场反馈,纠偏政策制度
二级市场的运行情况可以检验碳交易制度体系的有效性,为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由于碳交易市场尚处于建设初期,制度不够完善。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发现、验证、反馈和纠偏功能能够有效降低或弥补核查、分配不当对碳交易试点造成的冲击。市场通过运行检验政府政策并进行反馈完善,从而实现市场运行和政府政策之间监管和约束、促进和激励的相互作用。
(七)信息公开,指导企业决策
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等信息,反映了市场的运行情况,为市场参与人碳资产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结合市场信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排放、经营目标等实际情况,制定碳资产管理策略,实现低成本减排,甚至直接通过碳交易投资获利。
(八)国际定价,增强国际地位
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建立,碳排放权将成为跨国流动的具有投资价值的金融资产,并将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投资领域。中国面临一次全新的机遇,构建中国主导的国际碳交易市场战略格局,通过二级市场建设促进中国形成世界碳定价中心,争夺全球碳市场的主导权,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的主要结算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途径,也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争取全球定价权的难得机遇。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