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行业论文 > 思政论文 >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政课的指导作用

    2017-01-24 10:49 [思政论文]  来源于: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导读:摘 要 发挥思政课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是思政课的目的和归宿。本文以马克思人的全面理论为背景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发展几个基本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有助于发挥思政课作用积极营造思政课教育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人的全
      摘 要 发挥思政课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是思政课的目的和归宿。本文以马克思人的全面理论为背景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发展几个基本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有助于发挥思政课作用积极营造思政课教育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思政课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2.042 
      Abstract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growth of health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the purpose and destination. I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Marx as the background 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nd aesthetic development of several fundamental aspects of the system discus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will help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creating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ducation. 
      Key words human overall develop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role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根源,其主要观点是: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①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几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胡锦涛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②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思政课义不容辞的责任。③ 
      1 思政课在大学生“德”发展中的作用 
      “德”是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包括政治理想信念,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 
      1.1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培养高尚情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使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产生自觉地为实现全人类的共同理想而努力的动力,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政治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情操和良好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④ 
      1.2 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立足全国、放眼世界的视野和胸怀 
      思政课中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用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自觉抵制各种“西化”思想的侵蚀,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去,激发和增强大学生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提高大学生在全面发展中的政治素质。 
      2 思政课在大学生“智”的发展中的作用 
      “智”是文化知识、智慧和能力的统称,主要包括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智”是大学生能否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人才的重要基础。 
      (1)“原理”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向大学生传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如意识的能动性、事物的普遍联系性、对立统一规律等,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2)“概论”课程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本领。着重向大学生传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方向,了解并拥护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政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正确理解国家在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中找到自己位置。 
      (3)“思修”课程教育引导大学生全方位提升自己。主要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激励同学们努力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造福国家和人民。另外,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系统掌握提高修养、启迪智慧的知识,掌握修身养性、陶冶气质的方法,同时,要求大学生从各方面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4)“纲要”课程教育大学生树立责任与担当意识。通过学习,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反思――“为什么中国近代会遭受列强的欺凌、铁蹄的践踏?”结论是旧中国的“贫弱”,经济上贫穷,以及晚清政府卖国求荣“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软弱政治做法。以史明鉴,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以此激发大学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3 思政课在大学生“体”的发展中的作用 
      “体”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谓身体健康,指人的躯体没有疾病;所谓心理健康,指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的和谐,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3.1 思政课实践教学把课堂引入到现实生活实践之中磨炼意志提高体质 
      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在实践中创设“艰苦”和“逆境”条件。“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过艰苦条件的磨炼,大学生才能学会变压力为动力,变困惑为通达,变逆境为顺境,才能成为一个敢于面对艰苦的勇者,一个善于战胜困境的强者。如带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到纪念馆参观、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老区等条件艰苦地方进行实践教学。其目的,一是把课堂引入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直接感爱,在现实中去感悟社会、验证所学的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使大学生体力得到锻炼,意志得到磨炼,有助于炼就健康的体魄。做人要立大志、吃大苦、耐大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是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必要条件。 
      3.2 思政课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 
      一是向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三观”教育,掌握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实现心理和谐;另外,向大学生传授实现心理和谐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心掌握心理活动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懂得积极地面对现实,阳光地生活。在出现“心理感冒”后,能够自我疏导和调适,实现心理和谐。 
      4 思政课在大学生“美”的发展中的作用 
      “美”主要指审美,包括审美气质、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美育,能够启真、导善和怡情,是造就完美人格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巧妙运用审美教育方法,可以使思政课教学收到良好效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1 思政课可以实现启真作用,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 
      所谓真,是指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性,人们对真的认识与把握就是对真理的追求。启真,就是通过美育启迪视野,提高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与思维探索的能力。思政课就是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启迪大学生的心灵达到启真的目的。例如,在“纲要”课教学中,对“三个选择”的诠释,使大学生对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这个客观事实,揭示了中国人民是如何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历经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与践踏,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改革进程中通过实践不断得到验证的真理。这个客观事实就是真,这种启真的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真就是美”的认识。 
      4.2 思政课可以发挥导善作用,提高大学生审美情感 
      所谓善,主要指高尚的道德品格。导善就是通过美育达到塑造和建构完美人格,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引导人的心灵向善。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美学家席勒把美育视作培养道德的手段。思政课教师要善于通过导善作用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思修”第七章“培育职业精神”教学中,可以例举大连海军舰艇学院思政教师方永刚的感人事迹。方永刚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推托不掉的使命,我的使命就是讲好每一堂课”,把积极传播党的理论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在术后第二次和第三次化疗间隙,坚持从医院回到学校为学员们上完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甚至躺在病床上完成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辅导,把三尺讲台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使党的理论深入人心。通过对方永刚事迹的介绍,引发大学生对高尚职业精神的敬仰之感,升华大学生的职业追求。就如别林斯基所说,“美和道德是亲姐妹”,思政课的导善作用,可以提高大学生对高尚道德情操就是美的认识。最高的善同时就是最高的真与美。 
      4.3 思政课可以怡情,净化大学生心灵 
      所谓怡情,就是通过审美教育愉悦人的精神、净化人的情感,使情感升华到高尚、纯洁的境界。例如,“概论”课程教学中,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走上改革开放伟大征程,在视频资料教学中,使大学生真实感受到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在改革成就体验中实现审美感受的悦志怡神效果,从而深化大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的深刻认同。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心灵丰富充实、人性和谐完善,在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⑤ 
      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为背景,立足思政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重要体现,是让思政课更接地气、更符合和满足大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是营造思政课教育良好环境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 胡锦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5.1.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号.2005.9. 
      ④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0. 
      ⑤ 田振国.略论政治理论课教学审美教育.集宁师专学报,2001.3.23(1):46.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