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伏行业如何走好中国式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光伏产业作为新型能源的“主力军”,在“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下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尽管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能源危机、贸易复杂化、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迎难而上,稳中有进。装机规模方面,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1-9月,我国光伏累计新增装机52.6GW,同比增长约105.8%,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17.2GW,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35.3GW。制造端方面,2022年1-9月,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超过50万吨、220GW、195GW和175GW,与去年全年的产量已经基本持平。
2022年,我们从宏观环境、前沿技术、应用场景三个方面,盘点了五个关键词,以期呈现光伏行业“十四五”时期的中国式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一、双碳目标引领发展
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国家各级领导人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光伏。
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意见》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是“1+N”中的“1”,“N”则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等保障方案。
2022年9月,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指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他再次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可以说,大力发展光伏成为国家的“顶层设计”。那么,“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趋势及政策环境是怎样?光伏发电政策和新能源大基地又将有哪些发展趋势?
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纵观整个光伏产业,自2021年起价格波动上涨成为近两年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从光伏玻璃到多晶硅料,从EVA树脂颗粒到芯片、IGBT等功率器件,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高企的价格进而持续“压迫”光伏行业。尤其是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受产能供需影响,多晶硅产品价格从最低59元/kg大幅上涨,在2021年底出现短暂回落后,进入2022年又开始持续上涨。截至2022年9月,已超过300元/kg,相对2021年最低点增长约410%,较年初增长31.7%。光伏多晶硅价格创近十年新高。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导致产业链供应链价格全面上涨,至目前,硅片、电池、组件价格较年初已分别上涨29.3%、21.3%、5.3%。
由于光伏电站电价的刚性,上游价格上涨无法快速传导到下游,导致中间的电池组件、电站开发商等承压较大,进而影响光伏装机热情。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各省预计风光大基地并网装机容量,与去年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开发项目清单中各省承诺的2022年并网总装机容量相比差距较大。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等相关主管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并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引导相关单位自律自查,纾解行业难点堵点。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平稳发展,需要政策制定者、行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未来,光伏产业链辅材供需情况与价格将会怎样发展?电池片、组件、逆变器、背板、浆料、焊带等环节的产品在成本高涨的背景下,市场供应与价格又将呈现哪些趋势?
三、行业人才储备培养
光伏行业人才是支撑光伏行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重要支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光伏产业是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深入了解其从业人员现状和发展至关重要。未来十年,伴随全球光伏产业快速发展,行业人才需求也将出现快速增长。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统计,2021年全球光伏从业人员数量约535万人,2021年至2030年间光伏从业人员数量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预计达到13.7%,2030年全球光伏从业人员预计将达到1705万人。中国光伏产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2021年中国光伏从业人员总计246万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约为41万人,预计2022-2025年间中国光伏从业人员需求将达到334.2-400.8万人。
基于此背景,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于2022年5月在行业内首次发布了《中国光伏行业人才发展报告(2021~2022年版)》。该报告对光伏产业和从业人员情况、全球光伏从业人员情况、中国光伏从业人员情况、中国光伏从业人员供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大力推进光伏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是保障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也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保障措施。
未来,新形势下光伏人才应如何培养?产业发展对新能源人才又有多大需求?高校和机构与企业又应怎样协同融合发展?
四、高效产品产业化加速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业的永恒主题,其核心路径之一是技术的升级与迭代。据统计,高效电池、组件中n型电池、组件在2022年的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其光致衰减低、弱光响应好、少子寿命高的特点,在高功率需求时代对于降低LCOE更具优势。
2022年,部分企业的n型电池片转换效率已达到25%,产业化良率与薄片化也有较大突破。目前看来市场对n型产品反馈较好,市场接受度逐渐提升,部分企业的n型产品出货主要安排在2022年下半年。据预测,转换效率方面,2022年n型TOPCon电池约为24.5%,异质结电池约为24.6%,XBC电池有望达到24.5%;市场占比方面,2022年n型高效电池市场占比超过10%。n型产品逐步量产后,市场上PERC产品将与TOPCon、HJT、XBC等类型n型产品并驾齐驱。其中,n型硅电池预计2025年将提高到35%,2030年将提高到69%;TOPCon电池2025年将提升至20%左右。
从成本角度来看,一体化光伏企业在组件端能将n型成本与p型拉平;若从专业化厂商采购n型电池片,其成本可能稍高一些,但在未来两年内n/p型电池成本有望快速拉近。其中n型电池硅成本可通过薄片化,制造成本可通过设备国产化降低固定投资,金属化工艺包括无主栅技术、银包铜技术等来降低浆料成本。
“十四五”期间,高效光伏产品的降本增效路径又有哪些?n型组件对光伏发电项目发电收益又将带来怎样的提升?适用于n型电池的浆料、焊带等辅材又将有哪些创新与提升?
五、全球能源格局演变
据统计,全球已有182个国家将发展可再生能源纳入了国家自主承诺范围,其中144个已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量化目标;加速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广泛共识。尤其在俄乌地区冲突发生以及美西方对俄制裁之后,受化石能源供应影响的欧美各国纷纷大幅调高本国的光伏新增装机目标。预计2022-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将进一步实现快速增长,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
受海外市场需求的拉动,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大增。1-9月我国硅片出口额超过36亿美元,出口量近26GW,分别同比增长82.8%和29.2%。电池片出口额近27亿美元,出口量近17GW,分别同比增长168.4%和110.8%。组件出口额超过337亿美元,出口量近121GW,分别同比增长96.5%和65.3%。前三季度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400亿美元,同比翻一番。
疫情冲击、国际物流费用高涨、欧美推行的碳税单边主义盛行,为降低光伏市场对外依赖度,保证供应链安全,美国、欧盟、印度等经济体开始重视生产本土化及供应链本地化。2022年8月,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计划投资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优先事项,其针对光伏行业的需求、供给两侧提供一系列税收抵免及补贴措施,以期提振美国光伏装机需求;2022年9月,印度政府公布了“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国家计划”下的第二轮产能挂钩激励(PLI)计划导则;2022年10月,欧盟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一个新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以助力欧盟至2025年的太阳能光伏年产能达到30GW。海外“本土化”光伏制造扩产提速,国际竞争将愈加激烈。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