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微逆大厂三季报净利翻番,股价却“坐上过山车
10月31日,昱能科技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120.20%;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337.50%;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338.65%。
得益于境内逆变器业务的增长和盈利水平的上升,昱能科技第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增速超过前两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184.39%;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475.84%;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440.67%。
微型逆变器是四种光伏逆变器产品中的一种,区别于集中式逆变器、集散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微型逆变器主要应用于户用发电场景,具备运行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的特点。
目前,微型逆变器市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美国企业Enphase全球市占率第一,国产品牌如昱能科技、禾迈股份、德业股份等紧随其后。
“在微型逆变器产品的竞争中,技术和渠道品牌都很重要,目前微逆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禾迈股份日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
昱能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智控关断器、能量通信及监控分析系统等。其中,微型逆变器是昱能科技的营收“主力”,据2022年半年报数据,该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微型逆变器占比76.61%,智控关断器占比14.23%,能量通信器占比7.46%。
出货量上,去年该公司微型逆变器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二、国内第一,海外市场竞争力仅次于美国龙头企业Enphase。
截至今日发稿,昱能科技、禾迈股份、德业股份等国内光伏微型逆变器头部大厂均已完成2022年三季报披露工作,并且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
禾迈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6亿元,同比增加84.6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增加197.79%。单就第三季度业绩来看,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同比增加123.59%,环比增加48.3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加273.45%,环比增加39.94%。
德业股份前三季度实现总营收40.73 亿元,同比增加34.49%,其中,逆变器业务板块实现营收24.61亿元,营收占比从23.21%提升至60.42%。盈利表现上,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27亿元,同比增加131.45%;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77亿元,同比增加171.12%。
一方面,微型逆变器大厂业绩和净利的高增离不开分布式光伏装机需求的增加。
公开数据显示,2020~2022年上半年间,中国分布式光伏的装机占比从32.2%提升到了65.5%,其中户用光伏的装机占比从2016年的1.7%提升到了2021年的39.4%。而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的飙升,又进一步推动了分布式光伏的装机渗透率的提升。业内人士认为,高昂的光伏组件价格降低了下游业主的装机意愿,但是相比之下,初始投资成本相对更低的分布式光伏的装机渗透率正在提升,尤其是户用光伏的装机量。
在下游分布式光伏装机需求的推动下,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升温。
调研机构Wood Mackenzie预计称,到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空间将达到300GW,对应市场规模达180亿美元,目前的产能供给仍有较大的缺口。信达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全球微型逆变器的渗透率有望从2021年的5.01%提升至2026年的13.51%,微逆的出货量将达约35.1GW,2021~2026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57.69%。
另一方面,微型逆变器大厂业绩和净利的高增得益于海外市场的高需求。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国内市场的微型逆变器尚未普及,因此现在相关企业以海外市场为主。
“今年上半年以来,欧洲地区对微逆一拖二产品的需求加大,预计这种情况会延续至年底。但是公司的微逆产品一拖四的销售量在全球销售量中占主要部分,在北美、拉美地区的销量占比较高,同时也保持较好的发展增速。” 禾迈股份近日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
10月24日,在海外户用逆变器市场高需求的背景下,德业股份宣布拟在海宁投资15亿元投资建设微型逆变器生产制造和逆变器研发项目,目的是提高逆变器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然而在资本市场表现方面,这些微型逆变器大厂的股价却有如“坐上过山车”。
截至今日发稿,昱能科技跌4.86%至468.99元,自该公司6月8日上市以来,股价最高达726.5元,最低为290.10元,波动幅度超两倍(250.43%);禾迈股份下调3.73%至874.97元,自该公司去年12月20日上市以来,股价最高达1226元,最低为370元,波动幅度超三倍(331.35%);德业股份下调7.05%至327.17元。近一年内,股价最高达453.20元,最低为126.26元,波动幅度超三倍(358.94%)。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