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模式崭露头角,分布式光伏发电将迎来巨大的发展
7月以来,全国陆续出现高温天气,江苏、浙江、广东等多地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各地频繁传出供电紧张、各行业错峰生产的消息。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周云南、内蒙古、河南等地接连放出限电消息,江苏、上海、广东、浙江陕西西安、安徽合肥等地均刷新了用电最大负荷纪录,多个省份的用电缺口还在不断增大。多位电力专家指出,今年或成为近年来供电形势最严峻的一年。
多地限电之后:新能源发电模式融入生活崭露头角
限电离不开发电量不够以及用电量增长过快两个原因。从用电端数据来看,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2%。其中云南、江苏、江西,西藏、湖北、广东、浙江7个省(区)增速超过20%。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上年低基数、电能替代等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存在的不确定性,预计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前高后低,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8%。若夏季出现长时段大范围高温天气,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很可能突破8%,用电量增速将明显超过上年。
从发电端来看,截至202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设备中火电占比56.58%,水电占比16.82%,风电占比12.79%,太阳能发电占比11.52%,核电占比2.29%。火电还是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但目前火电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煤价上涨过快,尽管国家一再进行发声和调控,但短期难改紧张的局面。此外,由于今年部分地区出现干旱等原因,导致水电发电量不如预期,如今年5月份云南限电主要就是干旱的影响。
发电和用电都在明显增长,而且用电的增长幅度要超过发电的增长幅度,供需结构是整体偏紧。由于长时间高温,用电负荷增长很快,峰谷差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好两点保障:
一是通过经济手段激励削峰填谷。现在多省已扩大峰谷分时电价范围,这是缓解用电缺口最重要的措施。峰谷分时电价,是指根据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已实施峰谷分时电价。
二是各地区应抓紧研究本地区的用电需求侧响应资源的潜力、分布,以及成本的有效性。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通过需求侧响应资源,调整用电负荷削峰填谷。这种方法经济效益高,同时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用电高峰在炎夏出现是很难避免的,在用电负荷紧张时,采取峰谷分时电价措施,可以促使电力用户尽可能避免在用电高峰用电,这相较于搭建电力硬件设施等,在短期内对缓解电力缺口问题更有效。
电力局部电力供应短缺暴露出的问题,也将是未来一个阶段内我国电力供应领域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则可以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
以分布式光伏为例,分布式光伏发电更靠近用电负荷侧,很多工商业分布式发电更是自发自用,完全可以解决光伏电力的消纳问题,无需长距离输送,可以就地解决电力缺口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内,“隔墙售电”问题也有望得到根本解决,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也将扩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更多可能性,加之“光伏+储能”的快速发展和实际应用,都将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增长。大量新增的分布式光伏将直接从电力负荷侧快速弥补目前的电力缺口。
在电力需求的急剧增长与“双碳目标”的要求之下,多个省份按下新能源转型的加速键。正值十四五开端之际,目前已有21个省市公布了十四五能源规划,其中16个省份明确了超258GW以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目标。从政策方向来看,积极鼓励“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开发建设,而分布式光伏也将在推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相关部门采取有序用电、加大电煤调运、加强电网维护等常规措施之外,先进储能、屋顶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模式得到各方高度重视,正在融入生活并崭露头角。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全社会电力消费尤其是工商业用电量将迎来新高;但与此同时,在全社会的共同推动下,分布式光伏电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相信分布式光伏的爆发将有效解决负荷侧的电力供应问题,在不远的未来,“限电”将真正成为历史。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