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碳市场开始交易,光伏产业再迎重大利好
中国碳市场,同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
碳排放权交易对不少人很陌生,那么什么是碳排放权交易?
碳排放交易就是体现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将环境“成本化”,借助市场力量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利”转化为一种有偿使用的生产要素,并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
在交易机制上,目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采取了挂牌协议交易、大宗协议交易和单项竞价三种交易方式。
01 碳排放权价格预计逐步走高
中国碳市场首日开市第一笔交易,成交价达到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
首批进入碳市场的是全国2225家燃煤电厂。
根据测算,这些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年。这意味着中国的碳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据公开信息显示,除2225家燃煤电厂首批成为碳市场的交易对象外,“十四五”期间,将逐步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和民航等其他数个高耗能行业。
据首创证券预计,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2.5亿吨,为2020年各试点交易所交易总量的3倍,成交金额将超过百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目前碳排放总量超过100亿吨/年,以2025年纳入碳交易市场比重30%-40%测算,未来中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规模将在30亿吨以上,市场交易值将达到千亿级别。
而这次政府方面在全国碳市场开始交易时选择以发电行业作为为首批交易对象,首先是因为燃煤电厂直接烧煤,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
包括自备电厂在内的全国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了40亿吨。选择燃煤电厂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通过价格杠杆,充分地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
其次是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因为要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如果不能进行数据监控,不清楚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就失去了交易的定价基础。
燃煤电厂发电厂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
这就是先让2000多家燃煤电厂进入碳市场进行排碳市场定价的重要原因。
分析人士认为,全国碳市场开启后,随着整体“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逐步推进,每吨碳的排放价格会逐渐走高。
中国碳论坛及ICF国际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预测,全国碳市场的平均价格预期会从2020年的49元/吨上升至2025年的71元/吨,并在2030年增至93元/吨。
高能耗企业碳排放开始逐渐进入计价阶段,这对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企业将带来重大利好。
全社会将会逐步适应为碳排放支付成本。有效减排的企业可以出售多余的二氧化碳配额,超标排放的企业则需要按市场价格购买排放权。
分析人士认为,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会给光伏新能源发电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在目前的政策下,可以光伏发电企业将自己的年度发电量转换成碳排放量,行使碳排放交易的权利。
具体来说,对于新能源企业,可以由相关的第三方机构根据电站规模、当地的合理利用小时数等对当年的发电量进行测算,将评估的发电量乘上所在地区的碳排放折算因子(不同地区毎度电的碳排放量不一样),然后在生态环境部平台上提出申请。由指定机构进行评估后对碳排放量完成审核,确认该新能源企业的碳排放量可上市额度。然后新能源光伏发电企业就可以在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随着“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越来越近,可以预计国家对减排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碳排放权的需求必然会逐步增加,这会给光伏新能源行业带来持久的重大利好。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