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新能源 > 太阳能 >

    老红:汉能好猜,李河君不好猜

    2017-03-30 10:26 [太阳能]  来源于:中国能源网    作者:红炜
    导读:对于汉能的竞争力,李河君讲了很多,但是对于如何让这种竞争力快速变为现实利润却讲得不多。 光伏圈内人士,对于不同光伏企业商业模式的判断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持续研究这一问题的老红也是如此。唯有对于汉能,因为其独特的技术路线,商业模式本来应该是最
      对于汉能的竞争力,李河君讲了很多,但是对于如何让这种竞争力快速变为现实利润却讲得不多。
     
      光伏圈内人士,对于不同光伏企业商业模式的判断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持续研究这一问题的老红也是如此。唯有对于汉能,因为其独特的技术路线,商业模式本来应该是最清晰的,可是偏偏让人最感觉飘忽不定。
     
      比如不久前,媒体上先有《巨大转变!汉能计划采购500MW组件》、《如果汉能自己都不用薄膜了,让代理商何去何从?》,在人们惊诧汉能是否要放弃薄膜的时候,又有《继续坚持薄膜路线,汉能拟采购晶硅组件背后的故事》,向人们以示清白。
     
      老红无意评价此事,因为去年就从汉能朋友处得知李河君早就表态:今后汉能争取到光伏电站建设机会,也可以用汉能之外的组件产品。但是此事让老红看到的却是,对于一个光伏产业中极具代表性的企业,竟需要业内人士去猜想它的商业模式!
     
      古今中外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商业模式简洁、清晰的企业。在投资者眼中,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一级市场的说法是,应当具有在电梯里就能说得清楚的商业模式;二级市场的说法是,主营业务应当清晰。
     
      汉能的商业模式本来应当是最清晰的。
     
      在薄膜光伏市场,因为汉能“横跨三条技术路线、经过世界权威机构认证的五项世界记录,超过1300项全球专利”,所以汉能的商业模式应当是清晰的:围绕领先的薄膜技术路线,或提供产品、或提供生产设备、或提供最适合的终端市场服务。并且在这条路上,一时没有竞争者。
     
      可是现实不是这样,至少老红对汉能商业模式的判断,就曾有过这样几次变化:
     
      2011年,一篇《汉能千亿光伏秀》让老红初识汉能,文章给所有读者的印象,这是一个擅长利用产业政策和科技概念玩跑马圈地商业模式的企业。
     
      后来,因为先是听了朋友讲李河君通过收购上市企业进入硅基薄膜市场的故事,后是看了李河君讲汉能收购全球四大领先薄膜技术专利企业的故事,让老红对这家“资本+科技”企业的商业模式佩服得一塌糊涂,并为它找到优秀对标企业——Firstsolar。
     
      再后来,在看到了汉能总部满墙誉满全球的技术证明之后,老红想到李河君就要想到埃隆·马斯克,期盼汉能成为一家具有创想精神的光伏加工企业。那时,老红就像关心马斯克的胶囊火车何时能够落地一样,关心在汉能的8大基地,全球最先进薄膜光伏技术的生产装备和产品何时能够落地?
     
      2015年,因为老红关心汉能的问题,金融资本也关心到了,于是,对于汉能何时可以将最先进的技术转化为最丰厚的利润问题,作为研究项目的老红可以等待结果,可是作为投资项目的金融资本却等不下去了。结果就是,5月20日的瞬间就把汉能的股价打掉了一半,并从此开始了将近两年的交易停盘。那时的老红真心希望汉能幡然惊醒,加速实现技术变利润的过程。可是等来的,却是四款前期投资巨大却短期难见收益的太阳能动力汽车,这让老红对汉能的商业模式看不懂了。
     
      2016年,汉能给老红印象最深刻的,是业内对它分布式光伏电站销售商业模式的一片好评之声。但这让研究“光伏企业商业模式探讨系列”的老红有些困惑:应当把汉能归为光伏加工企业?金融投资企业?还是轻资产的销售企业?
     
      对汉能商业模式的认知困惑源于李河君。
     
      其实从汉能选择薄膜光伏技术路线那天起,短期内光伏产品生产商+光伏发电服务商的商业模式是不可能变化的。变化的只是李河君不断挑战市场的语言。
     
      2012年的李河君喜欢挑战市值数据,比如《汉能筹谋万亿市值公司:一年投建8个光伏基地》; 2014年的李河君喜欢挑战晶硅技术路线,比如《“大哥”李河君向晶硅组件企业下战书:薄膜才是未来》;2015年的李河君喜欢挑战“做空”汉能的投资人,比如《专访“新首富”李河君:“没读懂汉能的人 都赔得很惨”》。总结下来,对于汉能的竞争力,李河君讲了很多,但是对于如何让这种竞争力快速变为现实利润却讲得不多。于是,伴随李河君个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说的越来越多,汉能的商业模式却变得让人感觉越来越飘忽不定。
     
      不久前看到人民网“舆情监测”的一篇《深度观察:这样的舆论形象是否如“李”所愿?》,专业、系统地分析了汉能的宣传结果:“长期以来,关于‘李河君和汉能为什么总是这么受关注?’的疑问屡见报端,这反衬出无论李河君抑或汉能,留给公众的印象都是不透明。”
     
      一个优秀的政党,不但要提出奋斗的纲领,还要告诉人们实现纲领的路线。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但要给投资人描绘宏图,还要告诉投资人何时可以让投资变为现实收益。一个优秀企业的商业模式,对于外部资本的了解十分重要,对于内部员工的执行同样重要。不久前柳传志在总结联想的成功经验时说:“联想控股各个部门、成员企业总部一直不停地对自己的战略复盘,对每一件事情的实施在进行复盘。”
     
      其实,李河君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怎么可能对于汉能的商业模式不清晰呢。只是因为他因市场的变化而“按需说话”的时间太多了,脚踏实地地介绍汉能商业模式的时间太少了,以至让所有关心汉能的人都会觉得:谈到商业模式,汉能好猜,李河君不好猜。
     
      参考资料:
     
      《李河君:借上帝之手驱走“雾霾”》
     
      《汉能筹谋万亿市值公司:一年投建8个光伏基地》
     
      《较劲马斯克 汉能李河君就该被嘲笑?》
     
      《汉能李河君的“新能源之梦”》
     
      《可再生能源:德国发展的新目标》
     
      《李河君,一个向着阳光朝圣的“技术狂”》
     
      《柳传志对话陈春花:总裁是怎么炼成的》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