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系统施策方可整体提升风电利用小时数
何为系统施策?即非一省一城、一策一措,而是多地联动,多措并举。
何为整体提升?即非一场一站,一地一隅,而是全集团平均利用小时数的整体提升。
从集团级而非场站级的高度分析提升风电利用小时数的可行性,或许对某些新能源发电集团进一步提高发电能效,改善生产经营状况会有裨益。
一、影响新能源集团风电利用小时数的因素
大型新能源发电集团,其项目分布于全国各地。通过总发电量和产生这些电量的总装机容量,可以计算集团每个年度内折算到额定功率下的发电小时数,为了表述方便,行业内常常约定俗成地简称为平均利用小时数。对于新能源集团而言,影响其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的主要因素有以下:
1、资源结构,通常而言,海上风电的风资源优于陆上风电,如果某集团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比较大,则会拉高其利用小时数。还有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云南等区域的大部分地区,河北、四川、黑龙江等区域的局部地区风资源比较好,如果某集团在这些地区的风电装机容量占比较高,也会拉高其平均利用小时数,反之则反。
2、机型结构,风电场场址确定之后,机型的技术路线、机组的设计选型及其制造质量与利用小时数密切相关。如某集团使用的定桨距机型、单位千瓦扫风面积较小的机型、技术实力较差的厂家生产的机型占比较高,则会拉低其平均利用小时数。
3、电量消纳能力,如果某集团在电量消纳能力较差的区域风电装机容量占比较高,则会提升其整体限电率,进而拉低集团的平均利用小时数。
4、运维水平,如果某集团风电的整体运维或管理水平较低,则会导致设备故障率较高、停机时间较长,进而导致其平均利用小时数较低。
5、市场营销能力,在各地市场化电量占比逐年提高的情况下,如果风电项目除去当地保障消纳的电量外,中长期电量签约较少,且现货交易成交量不足以覆盖剩余电量,则多余电量无法被调度,就会导致弃电。如某集团这种情况的占比较大,则同样会影响其平均利用小时数。
二、整体提升风电利用小时数的技术措施
1、项目调查,对利用小时数低于集团平均利用小时数或低于同区域其他项目利用小时数的风电项目逐个进行分析,通过对历史上若干年内的风资源情况、发电情况、故障情况、停机情况、限电情况、市场交易情况等要素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其利用小时数低于理想值的原因,分类整理,建立集团内利用小时数欠佳的风电项目库。
2、方案库建设,针对导致利用小时数偏低的各类原因,分别研究论证,制定解决方案,建立方案库。如风资源不好,则可通过更换或延长叶片以提高其单位千瓦扫风面积;设备质量差,可通过更换部件提高其可靠性;或者可通过“以大代小”的方式一并解决资源、技术路线及设备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数字化、培训、优化机制体制等手段可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和运维检修人员的技能,进而整体提升生产运维水平。提高发电出力预测能力、负荷消纳预测能力,积极参与省间、省内的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提升电量营销能力。
3、差异化设计,针对每一个利用小时数欠佳的风电项目,从方案库中选择适合的方案,对症下药。再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对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制定差异化的实施方案。
4、试点先行,为确保方案的有效性,针对每一种方案,先对少量设备进行试点,如未达预期,则对方案进一步完善,达到预期效果后,再进行大范围推广。
三、整体提升风电利用小时数的保障措施
1、系统思维,不宜各省分治。整体提升风电利用小时数,需对各地区的项目统一诊断、分类治疗、统筹实施、协调联动,若各省自行其是则提升效果会大打折扣,提升成本会显著提高。
2、坚持不懈,而非一蹴而就。整体提升风电利用小时数,涉及的项目众多,情况复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调查研究、制定方案、设计论证、试验推广等多个环节;需要较长时间对方案进行优化、验证和试错。因此应摈弃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短期思想,给予科学合理的时间周期和一定程度的偏差容忍空间。
3、集团牵头,由上而下。整体提升风电利用小时数,涉及到不同区域的利益,众口难调,甚至利益互斥,需要以集团利益最大化为行动原则,由集团层面组织推进。
4、统筹协调,降低成本。多个项目的提升方案协同实施,可以实现方案相互对比,设备相互调剂,效果相互验证,部件梯级利用,达到成本、效率最优的效果。
(编辑:韩语) |